我的胃痛还有治没?(高分悬赏,回答满意300分)

我今年35岁,就是今年得了胃病,原来从来没有。
发生在左上腹,基本在晚上发病,疼痛难忍,翻转不能入睡,有胀痛,想排便排不出。甚至站立不稳,腰椎也疼痛,有时背部都有感觉,一般有呕吐,呕吐物有刺激味道,全吐出也不见好转。往往从网上11点到次日4、5点钟。一般2、3星期发作一回,有时一星期两回,白天基本无事,不发病和一般一样。一开始认为胃溃疡,但胃溃疡是吃饭或喝水疼痛缓解,我吃饭和喝水疼痛加剧了,而空腹往往无事,吃制酸剂也没用,反而会加剧病情。十二指肠溃疡感觉位置不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也没见如此疼痛,胰腺炎,幽门阻塞也好像不是。现在辣的是不敢吃了,诱因估计是饮食吧,吃的比较清淡。现在吃维敏胶囊,和甲硝唑片,吃了一星期,不见有效,反而感觉更重了。有的时候真想去死了,活的还有什么意义,连工作都得耽误。
问一下各位专业人士,我得的病是胃溃疡还是胰腺炎还是胃癌呀,我看过医生,医生说是消化性溃疡不是胰腺炎,但我又感觉不是,吃什么药好呢?
因为我的病发位置在胰腺那个位置,还有腰痛,估计在胃的内部,而且往往是吃饭后几小时疼痛,所以我觉得是胰腺炎,胰腺炎的痛比较剧烈,和我的感受差不多。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根据你的陈述,考虑为“胃病”的问题。
胃病,正确的名称应为消化性溃疡。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饮食的不规律,胃病发生率越来越高。俗话说:十人九胃。意思是说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有不同程度的胃病,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民间把胃、十二指肠溃疡(简称溃疡病)、慢性胃炎统称为“胃病”。所谓“三分病,七分养”,胃肠疾病是没有药物能够治愈的,只能靠日常饮食调养治疗。
阁下不妨询问你的主治医生,他(她)从医至今,用药物治愈了几位胃病患者?
1)饮食治疗
1. 食物营养
注意食用具有营养的食物。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
高维生素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每餐最好吃2--3个新鲜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2. 酸碱平衡
注意食用酸碱平衡。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用浓缩的肉汤、鸡汤、带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要避免引起腹部胀气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
3. 酸奶保护
① 当患有萎缩性胃炎时,宜饮酸奶,因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紧紧地吸附在胃壁上,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使已受伤的胃粘膜得到修复。
酸奶中特有的成分乳糖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内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毒素,同时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蚀,有利于胃炎的治疗和恢复。
② 当口服抗菌素治疗某些炎症性疾病时,应同时饮用酸奶,即补充了营养,又避免了抗菌素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因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杆菌,可以使抗菌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重新获得平衡,同时保护了胃粘膜。
2)保养原则
1. 保暖护养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2. 饮食调养
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3. 忌嘴保养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
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4. 平心静养
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5. 运动健养
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3)食疗药膳
“是药三分毒”,以下给你介绍y一则成功治疗“胃痛”的食疗药膳:
取鲜姜3--5片,红糖适量,以滚开水沏泡,趁热饮服,服后取微汗。
本方适用于寒气犯胃的胃痛。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10
中医解答胃病。是许多胃部疾病的统称。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症状:上腹部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疼痛性质不一,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伴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酸等。
病因如:刺激、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性肿瘤,还有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总之,胃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胃痛发生的原因有两类: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所引起,故治法以疏肝、理气为主。一是由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宜用温通、补中等法,以恢复脾胃的功能。 发病特点为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史。胃炎病人的共同特点是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其中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6%-18.5%,肠胃疾病对人类的威胁是触目惊心的,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死于胃肠疾病的人数在六千万以上,仅因感染胃炎死亡的人数就达一千万以上。
中医学认为胃病的发生,主要有:
外邪犯胃,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克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胃失和降,而导致发病。
情绪不畅,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位络血瘀而致病。
脾胃素虚,运化失职,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养而发病。
二、临床表现
胃炎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浅表胃炎的病理改变为胃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糜烂及出血,临床表现主要是消化不良症状,进食后上腹部疼痛,可出现贫血、上消化道反复出血。
胃溃疡: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局限于上腹部的腹痛,可归纳为局限性、缓慢性和节律性。起病多缓慢,病程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疼痛多在餐后0.5—2
小时发作,经1—2个小时胃排空后缓解,其规律是进食→疼痛→缓解。疼痛性质常为隐痛,烧灼样痛、钝痛、饥饿痛或剧痛。
大多数浅表性胃炎患者缺乏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常有上腹部胀闷、嗳气、吐酸、食欲减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等诸多表现,可以转化为萎缩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第2个回答  2010-11-12
我主要是来批评你的,首先,你愿意花300分跑来问网络,却不肯花点钱做个胃镜和超声,你要知道,症状和疾病本身并不一定是一对一的关系,医生对于症状的判断并不一定能100%推断出病因,更何况你自己,你要吐,吐的病因太多了,胃溃疡会吐,十二指肠溃疡也可能吐,胰腺炎也可能吐,胆囊炎也可能吐,幽门梗阻也可能吐,胃癌也可能吐,早孕也可能吐,被人下毒也可能吐,抑郁症也可能肚子疼,呕吐,腹型癫痫也可能肚子痛,呕吐。
其次,你既然觉得这个“好像不是”,那个“好像不是”,你跑来问什么医生,你自己解决了不就行了,不要乱翻书,谁告诉你胃溃疡吃饭不疼了,胃溃疡吃饭才疼,十二指肠溃疡才是空腹痛,这也是大概,不见的就一定,人都有个体差异的。
再次,不要说某个部位痛就一定是某个部位的毛病,如果你大拇指痛,那绝对不会是小拇指的毛病,但内脏是不同的,内脏感觉是很不准确,并不能精确定位,你感觉胃所在的部位疼,不见的就不是胆囊的毛病,你感觉胰腺部位疼,不见的就不是胃的毛病。

去医院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1-18
你好,仔细看了你的问题,是比较复杂,复杂的原因是你没有给出任何检验的资料。不知你是没有做过相关的检查,还是其他原因不想说,我想你疼痛剧烈,不可能不到医院就诊,也不可能没有做过一些检查,现在的诊疗形式是循证医学,也就是说出具诊断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的。
呵呵,可能是你给的分值很高,所以就想听听权威专家的病情分析,并且设置一个小小的障碍,这样,你得到的结果你才最放心,是这样吗?
那我就帮你分析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但不会是最终诊断,只是就可能的病情做一下分析。
病情特点:(1)左上腹痛,(2)剧烈,(3)持续时间长,(4)里急后重,(5)放射痛(6)呕吐(7)进食后加剧(8)间隔时间较长,这点很关键,一般半月一次,偶尔无规律,一周两次。
病情分析:
(一)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可直接诊断,单一球部溃疡,胃溃疡或复合溃疡都可引起上述表现,尤其胃的大溃疡(癌倾向溃疡),可以有放射痛,疼痛性质也可以很剧烈,疼痛无规律,进食后疼痛也很常见,但你不支持,两个原因,(1)疼痛间隔时间,太久。(2)制酸剂无缓解。故基本排除。
(二)胆囊炎症或结石:可以引起你上述所有表现,唯一除外可引起便意。不会有想排便的症状。可基本排除,疼痛时急诊B超有诊断价值。
(三)胰腺炎:你重点考虑的疾病。我给你分析一下,胰腺炎,当然复合你的所有症状,但有一点极不支持,你是晚零点左右疼痛发作,持续至早晨四点,天亮了就完全正常了,半个月左右才会有下一次发作。这不可是胰腺炎的表现,慢性胰腺的炎症是非特异性炎症,疼痛表现为持久,剧烈,间隔时间短,无系统治疗基本不会缓解。以你的病情,也可以基本排除。疼痛发作时,B超,血尿常规,血尿淀粉酶测定还有CT(肝胰壶腹CT)有参考价值。
(四)肠道病变:是你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不知你平时排便情况怎样?这点很有参考价值,你疼痛的部位是横结肠脾曲,按你的疼痛特点和规律,我倾向于考虑两个问题,(1)横结肠畸形,本科教材上称横结肠过长,进食后因重力原因产生痛感,至于午夜痛,是因凌晨胃肠道基本排空,呈空虚状态,反射性的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增加,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2)肠系膜痉挛缺血性病变,这是最可能的一个,疼痛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极支持你的病情,具体疾病你可上网查一下,诊断方法:<1>发作时肌肉注射盐酸吗啡1mg,可马上缓解,《2》发作间歇期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这个检查只有大的教学医院可开展。
(五)癔病性腹痛,不是迷信,教材上有的,如果你做完全部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么就百分之百是癔病性腹痛,该疾病诊断没有特异性方法,完全靠症状诊断,治疗宜心理疏导,暗示疗法,外加自我心理调节。
(六)胃癌或其它消化系统占位性病变,表现为渐进性恶病质,消耗,节律性疼痛,周期短,间隔时间短,这些,你不支持,可排除。
至于其它可能的疾病,限于篇幅,不做一一分析,希望你抽空到医院,做一次系统详尽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尿淀粉酶,腹部B超,胃镜,肠镜,都要做,这样才好最终明确诊断,否则,任何分析都只能是分析,只有最终明确诊断,才好因症施治。你说呢?
但愿,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你早日查清病因,恢复健康。
第4个回答  2010-11-10
意见建议:
现在停止服用维敏胶囊,和甲硝唑片.因为没有效果啊!改服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的成分主要有:党参,炙黄芪,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党参和炙黄芪都可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补气血,调经止痛.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有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白术还可以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柴胡可用于气虚下陷,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从分析其成分作用,我们不难看出补中益气丸功效主要是补中益气.
功效一: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以有效调节中气下陷,滋补身体,解除体虚乏力症状.
功效二:健脾润肠.这也是补中益气丸的功效之一,比如补中益气丸中的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
功效三: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此种功效是根据补中益气丸的药理研究而来的,比如白术可以燥湿利水,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
买点试试看啊!药又不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