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5类玩具是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玩具时,一定要避免的?

如题所述

每次去超市,孩子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狂逛玩具区挑选玩具。有的家长开始时不愿意给孩子买,最后,仍然被孩子的撒娇妥协,原本是来买生活用具,最后买了一大堆玩具。

对于孩子的行为,许多家长无可奈何,并一直认为给孩子买玩具挺正常的,玩具的钱反正也不贵,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只要他不调皮,买多少都无所谓。带孩子确实是个技术活,怎样为孩子挑选对孩子有帮助的玩具更重要。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传说中的网红“毒玩具”。除了洋娃娃,心理医生建议,这几类玩具尽量避免。

1.恐怖类的玩具

网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恶俗视频”,用一些整蛊类玩具,以一些朋友或者是长辈为实验对象,来测试他们打开时的反映,然后用手机记录下来,在网上发布,以求得关注。

看着是一个包装的很好的礼物,但是一看里面就是很多吓人的动物,蛇、蜘蛛什么的,虽然是玩具但是仍旧很吓人。面对此类玩具,作为一个成年人都有点吃不消,何况是孩子。



2、仿动物的脸皮面具

市面上有很多这类玩具。有狮子、老虎 、大象,形形色色,这类玩具的特点是面目狰狞,带有凌乱的毛发,长着血盆大口,戴在头上。均符合小时候电影里面恶鬼的全部形象,在挑选这类性玩具时,尽量不要选长得特别恐怖的玩具。

3、闪亮刺眼的玩具

一闪一闪的亮光但对孩子的视力也会造成影响,像市面上发光的气球,不仅对视力不友好,有的商家用氢气代替氦气,容易引起爆炸,导致孩子受到惊吓。

4、软泥类玩具

近年来,软泥类玩具特别流行,带着“解压”的标签,引无数些许“强迫症”患者的热爱。



央视早就曝光过,市面上大部分的软泥类玩具硼含量超标。尤其是小孩子,喜欢把手塞进嘴里,就算没有吃进嘴里,哪怕用手碰一下,就可能中毒。

5、水母类玩具

海绵宝宝,每个孩子小时候大概都玩过,开始时是五颜六色的小颗粒,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蝎子,俗称是海绵宝宝的养分。记得小的时候,一有零花钱就去小卖部买上一包,然后用盆子放上一盆清水,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过一会儿就见小颗粒变成了圆嘟嘟的晶莹剔透的大海绵宝宝。



长大才知道,其实海绵宝宝里面有一种特殊的成分,不能食用,对身体有害。小孩子对一切事务都比较好奇,会误以为海绵宝宝是糖果,有的时候会趁大人不注意误食,严重的会阻塞呼吸道。

以上玩具或多或少都有弊端,大人学挑选玩具的同时,也要注意陪伴孩子,一旦发生问题,立刻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7
首先,玩具要安全,材料要无毒,造型要圆滑,没有锐角。这个年龄的宝宝对小玩具特别感兴趣,但家长在玩耍时要给予指导,避免玩玻璃球、花生、瓜子等。为了避免儿童窒息到儿童的气管,造成窒息。声音柔和的玩具会损伤孩子的听觉系统。婴儿床上方悬挂的玩具应经常更换,以防止儿童长时间注视某一点而形成斜视。
第2个回答  2021-03-17
1.具有危险性的玩具一定不要给孩子选购,例如:气球;2.误吃(泡泡机)3.很容易受伤的玩具(玩具外面存在铁丝或者有缝纫刀片),例如:跳跳鸡;4.易碎玩具,例如:玻璃球。
第3个回答  2021-03-17
这5类玩具分别是1:会发出恐怖音效的玩具,2:会剧烈闪光的玩具,3:与孩子年龄不匹配的玩具,4:含有有害物质的玩具。5:做工质量差,容易伤害到孩子的玩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