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黑客疑因拒违法被拼多多开除,这场“大戏”何时结束?

如题所述

拼多多应该是2021年“最火”的互联网企业。近一月来,拼多多常驻热搜,关于它的爆料也越来越多。1月12日早间,又一名为“如何看待天才黑客 Flanker 疑因拒绝做黑客攻击业务,被拼多多强行辞退,错失上亿股票?”的话题冲上知乎热搜。

尽管随后该话题消失不见,但还是有不少人赶来一线吃瓜。拼多多真的下血本搞“黑客攻击”了?还有最重要的是,关于拼多多的这场大戏究竟何时是个头呢? 拼多多逼天才黑客违法?受科技影响,黑客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直是神秘的存在。似乎他们全都智商180,又无所不能。这次被爆料的Flanker几乎满足大家对于“天才黑客”的所有想象。15岁进入浙大少年班;19岁和团队打进安全圈奥斯卡之称的Defcon总决赛;2012年初次接触CTF,就带领团队拿下 Pwn2Own奖杯;总之,他就是国内白帽黑客中极优秀的存在。后来,Flanker加入拼多多,担任安全总监一职。蹊跷的是,Flanker在去年年底突然宣告,已经离开拼多多,而且声称“我应得而该公司抵赖不给的各种权益已委托律师处理”。微博的末尾,Flanker还劝告拼多多“好自为之”。这一看就是不欢而散。

本来外界对于“天才黑客出走拼多多”的“黑幕”已想象颇丰,又适逢拼多多热度空前。于是众网友纷纷化身福尔摩斯,欲一探究竟。很快,有人扒出Flanker于1月5日发布多条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的科普,内容着实引人遐想。接着,另一位安全圈大佬“闪亮登场”,他就是原阿里集团安全研究实验室总监云舒。云舒在微博中称“Flanker好像是因为不愿意做黑客攻击,被强行辞退……”后续除了云舒,又出现几位大佬纷纷为Flanker发声,更增加了此事的可信度。

不仅仅是“侵犯隐私”,这件事很快让人联想不久前的另一则爆料,难道拼多多真的利用黑客技术,以获取脉脉匿名留言?拼多多敢在法律的红线上“旋转跳跃”,真够“猛”。黑客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关于拼多多的吐槽声便如潮水般涌来。除了被质疑侵犯隐私,内容最多的便是批判拼多多在营销上用力过猛。平台上经常推出的“砍价免费拿”活动。详情页清晰标注“再邀请一位新用户便可***”,但用户邀请后,系统提示仍不满足***条件。“多多买菜”推广活动同样饱受诟病。所谓的“下4单全免”竟然是返还用户五张五元优惠券。即便用户再次下单,也只能使用其中一张。除此之外,拼多多在其他平台发布的广告,也多为噱头,诸如“9块9买华为P40”等。用户点击广告后,拼多多便诱导下载软件。至于“价格低廉”的手机,根本不见踪影。拼多多这些套路屡试不爽,仗着自己懂得营销真谛,反复挑战用户忍耐极限。如今拼多多被舆论反扑,可谓自作自受。“大戏”何时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4
拼多多总是在违法的边缘屡试不爽,总是用一些不实的广告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如果拼多多不改变策略,结束这场大戏,那么谁都有可能在拼多多上砍一刀。所以何时能够结束这场大戏要看拼多多觉悟了。
第2个回答  2021-01-14
近期互联网员工自杀、猝死等一系列事件发酵,这位天才黑客、公司前员工也因几条微博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不仅仅是“侵犯隐私”,这件事很快让人联想不久前的另一则爆料,难道拼多多真的利用黑客技术,以获取脉脉匿名留言?拼多多敢在法律的红线上“旋转跳跃”,真够“猛”。黑客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关于拼多多的吐槽声便如潮水般涌来。除了被质疑侵犯隐私,内容最多的便是批判拼多多在营销上用力过猛。
第3个回答  2021-01-14
这一场大戏估计持续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因为拼多多近期的事情非常多,而且由于收到了疫情的影响,各大电商平台竞争也就更激烈了。
第4个回答  2021-01-14
我觉得这种事情是与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的,至于这场大戏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觉得也要等到当事人和这些事情正式的解决才能拉下帷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