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代 是中华帝国格局形成的时期 的理由

如题所述

  秦汉时代 是中华帝国格局形成的重要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秦始皇创帝制、筑长城,统一文字、货币,开疆拓土,创立了不世伟业。汉朝处于中华帝国形成期的历史关口。汉武帝对外北击匈奴,开通西域,对内更化革新,创设制度,气魄宏恢,睥睨天下,创造了辉煌的帝国文明,与唐朝并称为“强汉盛唐”。汉朝所确立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延续了近两千年。中国人现在仍称自己为“汉人”、“汉族”,其文字亦称为“汉字”。
  四百多年的秦汉帝国具有重要的地位,犹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人类历史长河之中。
  第一,它形成了从华夏族至汉族为主体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先秦时期,以华夏族为中心,周边的夷、戎、狄、蛮经过长期的和平相处、互相通婚,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的深入交流与相互吸收,一个伟大的民族——汉族形成了。此后,民族融合步伐进一步加速加大,民族成分也进一步扩大,在秦汉数百年间,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西域各族加强了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的进程亦进一步加速。
  在此同时,秦汉对东北、东南、西南各地加强了开发,与各族加强了联系与融合,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就是在这种既和平相处、又时而争战中逐渐融合而成的。这是秦汉帝国一大成果与贡献,也是人类史上一大奇迹。
  第二,它奠定了祖国辽阔疆域的基础。汉代在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上,又开疆拓边,“地东西九千三百三十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汉书•地理志》)。以西汉为例,全国设十四州部,含郡国103。其中幽州乐浪郡,治所朝鲜平壤。交州交趾郡,治所羸陵(越南河内);九真郡,治所胥浦(越南清化);日南郡,治所西卷(越南广治)。东湖、匈奴、诸羌等非直辖区,亦为汉代势力所达。东汉时,统治远及中南半岛东北角,故秦汉帝国的版图是十分广阔的,不失为东方一泱泱大国。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这一大帝国内,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二年),全国有“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即当时全国各族人数有近6千万,东汉史学家班固不禁惊叹道:“汉极盛矣。”
  第三,它确立了中国二千多年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各项封建制度的基本模式。秦创建的皇帝名号,自此成为定制,使中央集权统治得以长期延续下去,具有无可动摇的权威;皇帝之下采取三公九卿制,更是历代封建王朝官制的楷模。秦始皇、李斯力排众议,废分封,立郡县,县下设乡、亭、里,不仅在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所沿用,而且在今天,也影响着地方政权的建设,如县、乡等基层组织,至今未变。在土地制度上,“令黔首自实田”,确认土地私有制,成为地主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秦历来重法制,统一后不断充实完善起来的《秦律》,已形成一部较为完整的封建法典。今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较全面地反映了秦律的内容。在军事制度上,实行征兵制,全国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组成多军种的庞大军队。
  汉承秦制,在秦的基础上,有所变革与发展。如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上,既行郡县制,又行分封制,形成郡国并行的格局。在官制上,创建了一套新的选拔官吏制度,如按人口数量,由中央和地方要员推举,经考核后,任以官职;或由皇帝征召,或以“公车上书”形式,录用有一定能力和真知灼见者为官;随着太学、郡国学的设置,博士弟子,经考试,按等级录用。这样就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封建统治。
  第四,它完成了思想文化“大一统”,推进了文化和科学的巨大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国思想文化,从“尊王攘夷”、“用夏变夷”到“百家争鸣”,然后至秦汉的思想文化“大一统”,经过了漫长的整合过程。汉代尊儒兴学,奠定了中国二千多年来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疑聚力的维系,对于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此同时,两汉间,佛教传入,道教创立,形成儒、佛、道三足鼎立之势。
  秦汉气势恢宏的长城和宫殿建筑,神奇的农、医、天、算、造纸等科技成就,以及汉赋、诗歌、散文、雕塑、壁画、帛画、史学与文化典籍及其整理,在当时均居世界领先水平,对中外文化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集聚了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如关于分数、负数的运用,早于欧洲千年以上。
  第五,它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全面对外开放的时代,在中外友好交往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东方,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早在三千多年前双方就有频繁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受秦汉影响很深。
  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相传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无果而登上日本列岛,与当地土著居民(倭人)相融合,奠定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基础,徐福因而成为日本人的“国父”
  在南方,中国与越南,自古以来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就有密切的往来。东汉废除原残暴的“越律”十余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与水利建设,促进了越南北部地区的发展。一些士人亦来此著书讲学,传播了汉文化。
  西南的缅甸,秦汉之际或更早时期,与中国就有往来。中国到东南亚各国的通道,除陆路(中亚、缅甸)外,还有海道(中国广东—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这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内陆、海洋并重,具有对外开放意识,积极打通海道与外国交往的国家。
  往西向,揭开了中西经济、文化交往的辉煌篇章。他们除到我国新疆地区外,还到过中亚、西亚一些国家,如当时的大宛、大夏、大月氏、康居、安息等国。中国丝织品为中、西亚各国各地所珍视,张骞通西域后,从此连同漆器等精美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通过天山南北运销西域、中亚、西亚直至欧洲大秦国(罗马)等地,史称“丝绸之路”。西汉末,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时,今南亚地区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诸国商人从陆路(“丝绸之路”)、海路(经日南郡,今越南境内)来到中国,进行贸易。汉明帝遣蔡愔去印度取经后,印度的僧尼不断来中国译佛经、传佛学,后渐融入中国文化系统,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第六,纵观当时世界与秦汉帝国并存的大国,主要有安息、贵霜、罗马三国,史学界习惯把此三国与中国秦汉时代,称为世界上古史的四大帝国。
  秦汉时期,古罗马与中国经济文化均有交往。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是东西并驾齐驱的两大帝国。在安息、贵霜、罗马、秦汉四大世界帝国中,中国开辟的“丝绸之路”贯穿其间,联结着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往,促进了东西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秦汉帝国东至朝鲜、日本,西至波斯湾,南至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均有联系与往来,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而且,随着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此后,国号虽历有变化,然建国的主体则始终未变,直至今天。这与其他各国先后消失是不同的,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性与优越性,是其他各国所无法与之相比较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8
从疆域上看,周代仅团结了以陕南为中心的一部分地区。秦统一六国,远征北方和南方后,形成的疆域领土是较之前为最大的。汉代时期也是如此。
第2个回答  2010-11-08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 前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