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镇的革命事件

如题所述

苍山暴动
1932年6月后,在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的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下,山东省委不顾革命力量的分散、弱小和国民党在山东统治相对稳定行了震动全省的苍山暴动,成立了一支有200余人、百余支枪的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总队,把暴动的红旗插上了苍山,宣布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并打退了反动民团的多次进攻。但到暴动第4天遭到国民党军的疯狂围攻,暴动主要领导人、临郯县委书记刘之吉等10余人牺牲,暴动遭到失败。在此前后,省委还组织了博兴、益都、日照、沂水、新泰等地暴动,同样在国民党军的疯狂镇压下而失败。
“神山教案”
神山镇还以1898年发生的“神山教案”闻名中外。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夏,郯城、兰山两县奇旱,粮食无收。德国传教士戈巴德主宰神山、西庄教堂,乘机拉拢饥民,广收教徒。一些地痞、恶棍、封建势力“借洋教为护符、包揽词讼、凌轹乡里”。戈巴德还伙同洋行,抬高物价,囤积居奇,四乡群众忍无可忍。深秋的一个早晨,以杨清贤为首的神山、磨山一带方圆几十里两万多民众,“在北大山竖大旗,亮会抄洋教!”迫使当地洋教徒拿粮出物,求免抄家。据《沂州教赔款清单》记载:当时被“均分谷的共有二百三十家之多”。神山民众的抄洋教斗争,历时半年,最终被清政府镇压了。
神山教案时,正值山东义和团兴盛之际。清政府迫于形势,尤恐事态扩大,只得向洋人赔偿银两,释放被捕首领,草草结束此案。事后,首领杨清贤先在底阁(今属台儿庄区)住了几年,后回到神山为民。时同情民众的郯城知县苍尔爽,在教案议结后赠送杨清贤“急公好义”木匾一块。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杨清贤病故于神山西南村,卒年84岁。
新人新事
走进兰陵县神山镇大西杨村,村里街净路洁。临街两边的墙壁上,《二十四孝图》、《村庄发展图》、《村民奉献图》鲜明夺目。定期更换的文化宣传栏引人入胜。村干部说,这要归功于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是他们组成的“三老”理事会办了这些促和谐、促发展的好事情。
近几年来,居住在神山镇38个村庄里1200多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经常受到村民们的邀请操办红白喜事、调解邻里纠纷,甚至连村里的计划生育、划分宅基地、责任田转包等村务大事,也请他们参与商量。对于这种情况,镇上的领导清醒的认识到,这些老人政治文化素质较高,群众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再加上他们居住在农村,能直接贴近农民群众,说话办事都能让农民信得过。所以,他们是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为了用好这支队伍,镇党委、镇政府因势利导,在全镇各个村庄都成立了以“三老”人员为主体的理事会。参加理事会后,“三老”人员充分发挥余热,主动担当了村务工作协理员、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员、民事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街道清洁管理员等方面的义务。这样,在“三老”余热作用的激励下,全镇上下讲文明、讲科学、讲发展,干部群众集中精力抓经济、搞生产,各种案件逐年下降,生产水平连年提高。到今年,全镇农民年收入达到了6578元,比上年增长了10.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