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的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通用的4%财富自由法则

在财富自由这条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需要明确财富自由的定义。

财富自由:被动收入大于支出,可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实现了财富自由。

1994年,麻省理工的学者威廉班根,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4%法则。

这个法则,意思就是你有一笔资产,每年你可以从中提取4%,这样就可以实现源源不断的资产,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这个法则流传已久,我们也一直沿用这样的法则,是因为,4%约等于我们的平均国债收益率,也就是保险的收益率。只要大于这个收益,是保本的,是安全的。

但是前提就是,你的支出,不能大于资产的4%。

比如,你一年的开支是20万,那么你想要每年提取20万的收入,需要有存款是多少呢?答案是500万资产,如果你有500万的资产,每年提取4%,就可以完全覆盖每年的开支。

如果是按照这样的比例去花费,你的钱是永远花不完的。如果平时再有一些其他收入,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通货膨胀来看,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大约维持在9%左右,当然,如果家庭的可选消费降低,就可以更早地实现财富自由。

每个家庭所处的时间段不同,需要的开支也不同,年轻的时候有孩子,开支大,老年的时候没压力,开支小,所以,不同时间段,需要的投资回报率就不一样。

如果只是需要4%就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只需要投资货币基金就足够了,或者银行定存,都可以用4%的增值来实现财富自由。

但是,想要更好的生活,那么投资回报率的速度,一定要大于M2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要大于9%。那么单纯投资货币基金,定存,都是赶不上通货膨胀的,必须依靠固定资产或者股票类的投资。

金钱,体现了一种特殊的人生观,也反映了我们的心理状态。但是金钱不会自动产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时间。

或许此时你没有感到金钱的重要性,只要遇到财务危机,就会感到钱的必要性。如果想要实现财富自由,就要克制生活,严于律己,早日赚到人生的那个500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