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国主导下亚太地区一系列联合军演所造成的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以及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周边安全的影响

谢谢

  虽然从表面上看几大军演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度,但是演习集中在东亚地区却有“弦外之音”。分析人士认为,这从侧面反映了东亚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大国在这一区域的实力竞争
  CCN记者 齐 林

  6月23日,在夏威夷海域由美国主导的多国“环太平洋”军事演习高调登场,与此同时,俄罗斯在远东和西伯利亚也展开了代号为“东方—2010”的自苏联解体后规模最大的军演。此外,韩美两国举行的联合反潜军演,又因演习地点选择在黄海海域,从而使东北亚地区形势、大国关系一时间变得复杂和紧张起来。
  从时间上看,近期的几大军演惊人地重合,演习地点出奇的一致。有分析认为,这些“巧合”虽然不能说明各个演习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但是从地缘政治格局的角度来看,军演集中在亚太地区并非偶然。换言之,表面上互不相干的武力展示,暗示着某种冷峻交锋。这种态势将对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带来一定的挑战。

  太平洋上不太平
  有着“世界最大海上演习”之称的“环太平洋2010”多国联合海上军演于6月23日至8月1日举行。
  紧接着,俄罗斯“东方-2010”战略战役演习6月29日在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打响。
  6月30日至7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91765部队在浙江省舟山至台州以东的东海海域展开实弹射击训练。中国军队另在周边持续举行了数次军演。
  此外,从6月初便一拖再拖的韩美联合军演, 7月上旬在黄海海域拉开帷幕。
  有香港媒体报道,3艘美国最大的潜艇在几乎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现身亚太地区港口,这是美国第七舰队自冷战结束以来极为罕见的炫耀武力行为。美国官员坚称这是一个长远部署计划,不针对任何国家.但北京不太可能对这一信号置之不理。
  从地缘角度看,西太平洋及东北亚是全球汇聚不稳定因素的地区之一,各种力量的经营和对抗导致区域形势长期紧张。论微观时间背景,这四场演习正值 “天安”号事件“高烧”不退之际;论长期战略环境,这是美国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重返亚洲”,俄罗斯对亚太安全日益显示出兴趣,日本加快在安全领域谋求独立地位的步伐后,亚太地区首次出现如此密集的军事行动。
  大规模军演是当今国际外交重要手段。军演,相当于一种话语权。尽管参与军演各方都宣称自己的演习属例行训练,不针对任何特定方,但如此密集的军演在中国周边举行,不免引发“针对中国”的猜测和联想。美国海军的专家透露,这一次演习的目的,实际上是要防备亚太地区崛起的新兴军事力量,其中就包括中国。美国媒体也指出,环太平洋系列演习历史上原本针对的是苏联,但现在必须灌入“新的理念”,即守卫美国及其盟国在商业以及通信海道方面的安全并展示美国的力量,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确保美国在太平洋上航行自由的权力”。此次军演旨在传递一个信息:没有人能够打消美国成为该地区平衡者的决心。
  专家指出, “环太平洋”军演也有打压俄罗斯的意味。美军这次环太平洋军演主要科目为海上航渡、水面战、反潜作战、鱼雷攻击、两栖登陆作战、海上封锁、海空协同、近距离空中支援、海上对抗、空中攻击、陆空协同、海上补给、特种作战、电子战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等,但反潜是重头戏,其目标直指中俄等潜艇大国。
  此次中国海军的东海军演,一度被外界解读为对美韩黄海联合演习的回应。有专家分析认为,从这个举动可以看出,中国军队对于自身海上实力的自信,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而俄罗斯军演被更多地解读为“警告美国”。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对美军在亚洲的军事意图和部署都十分关切,绝不会袖手旁观,此次军演就是为了展示俄罗斯在亚洲的军事存在。有俄媒体分析,俄军方对此次演习地点的选择以及调动兵力和装备的方式表明, “东方-2010”演习是在向美国“显示实力”并传达一个信息:俄罗斯在东亚的地位不容忽视。

  北极熊展示肌肉
  俄政府及军方领导人一再宣称此次演习并不针对其他国家,只是为了检验俄军改革成果和保卫国家的能力,但俄军方对此次演习地点的选择以及兵力装备的调动方式表明,“东方-2010”显然是在向外界显示实力,以确立其在亚太不可撼动的军事地位。
  一方面,从俄罗斯方面精心选择军演地点来看,是有意向美国甚至亚太大国发出明确的信息,即俄罗斯已经走出了困境,有足够的财富和能力发展其军事力量、扩展其影响范围。
  另一方面,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东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日益受到挤压,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受到威胁。俄美关系的复杂性增加了俄领导人发展军力的紧迫感。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成为俄罗斯应对西方威胁的战略性选择。
  当然,俄军也不会放弃检验军事改革成果的大好机会。演习中俄军集中数个改革后的机动综合旅,演练机动、攻击、防御和快速反应等战术课目,以提高参演军官和士兵的训练素质和从班级到营级的战术环节协调能力。
  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所长方敏表示:俄罗斯在远东军演有他的考虑,近几年随着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俄开始要求在亚洲的地位,一是显示他大国的形象,二是对美国展示力量的姿态。
  俄军进入远东地区,与俄国有“北方四岛”领土纠纷的日本首先作出激烈反应,指其是以武力长期霸占日本领土。也有分析指俄“借机检验美日对其‘出击”亚太的反应”,还有人认为,俄‘希望通过此次军演展现在东北亚地区的特别影响力和作用”。聪明的中国人,当然也明白这是一箭数雕,包括“提醒”中国不要觊觎俄罗斯的远东利益。
  国防大学学者李大光表示:俄罗斯演习已经达到了检验军事改革的成果。当然,俄此番军演的战略考量就是维护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维护它在远东的影响。
  军事观察家徐光裕认为,俄罗斯高调军演,对外有一个安抚作用,此外有向日本、美国、韩国显示力量的意图,俄在重新强调它在东北亚的传统存在,重点是要给西方看。
  从本质上看,近年来,俄军在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区域频频“亮剑”,其意图除了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维护其核心利益外,更多的是希望在与美国的博弈中争取更大的主动权。
  而美国,正忙于调派武装力量,以参加其与韩国举行的联合军演。

  太极旗牵手星条旗
  为期4天代号为“不屈意志”的美韩军演于7月28日结束,但韩国媒体仍意犹未尽地回顾这场旨在威慑朝鲜的“联合作战”,称演习前后,朝方虽然措辞强硬地反对,但并未发现朝军有何异常动静。
  韩国官员称,这场演习是“正当防卫性军演”,旨在“警告”朝鲜,“向他们展示我们的军事能力,显示不会容忍未来挑衅”。
  韩国与美国7月25日至28日在韩国东海即日本海举行联合军演,代号“不屈意志”,规模据称为1976年以来最大。
  这场韩美联合军演揭开双方就“天安”号事件系列军演的序幕,两国今年年
  底前还将举行多场军演。而朝鲜亦将防空导弹前移以“预防韩国突袭”。
  此次韩美联合军演后,韩美还将于8月举行“乙支自由卫士”(UFG)演习,在该演习前后,韩国还在黄海单方面进行了反潜演习。
  根据方敏的阐述:韩国在美韩军演中是非常主动的,因为“天安”号事件他对国民要有个交代,韩国坚决要求美军派遣航母,同时也通过军演做一种情绪发泄。此外随着美韩军事指挥权交权时间的延后,美国仍想继续展示他在亚洲的地位。
  方敏注意到:有关媒体采访韩国的一位国际战略学者,该学者说这次韩国没有想到中国反应会这么强烈,就韩国本身而言,军演不会针对中国,至少美韩现在还是一种克制的,常态的,针对性的演练,徐光裕认为美国此番动作强调两个目的:第一表示和韩国牢固的同盟关系,第二对朝鲜的威慑。但徐认为,美国在借题发挥,“ ‘天安’舰的机会为美国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五角大楼鹰派要千方百计借题发挥,把“天安”号文章做大,如果中方有一些错误的反应,正中美军下怀。”
  徐认为,如果美国希望与中国交好,那就会在选择方案的时候自然而然排除任何可能引起中国抗议的方案,现在美国根本没有排除,而且选择最容易引起中国反感的方案,这就充分证明美国动机有问题。美军此举:第一违反奥巴马对华的战略方针,对中美关系有负面作用;第二个让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形势更加升级;第三个不利于朝鲜半岛本身的“六方会谈”与“无核化”进程。徐分析,同时韩国正处于矛盾状态,李明博并不愿意在他的任期内给朝鲜半岛带来战争。
  美军认为,军事演习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威慑性。通过军事演习故意向敌国显示武力,明白无误地“告诉”对方,胆敢挑起事端或发动战争,必将付出巨大代价,以此对敌国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特,在提出他著名的“大陆枢纽理论”中,曾就中国的战略地位表达看法。他认为,中国属欧亚大陆边缘地区的“内新月地形带”国家,无论陆地还是 海上都是必争之地。
  中国周边地带是大国集中的地带,各国之间的安全困境不仅对区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会牵动世界局势的演变。

  中国姿态之正仪
  中国文化中素有“正反两仪”之称,此番应对周边军演,中国亦出现“两仪”声音,然仔细观察可见,军方的声音更占上风。
  针对美韩黄海联合军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连续四次的例行记者会上一再重申,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军用舰机在黄海以及其它中国近海从事影响中国安全利益的活动,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不做加剧地区局势紧张的事。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7月30日在外媒记者会上表示,不论是在黄海还是其他中国近海海域里,中国坚决反对外国“见机从事影响中国安全利益的活动”。中国方面不仅在言辞上强烈反对原本在黄海举行的美韩军演,而且最近一个多月来,解放军在黄海、南海等中国近海密集进行了多次演习。
  军事科学院学者罗援认为,中国坚决反对美国航空母舰到黄海地区和韩国进行联合军演,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据。从地缘战略来讲,黄海地区是大陆的京畿门户,任何国家在这一地区进行演习,中国都会感到这种安全上的压力。其次,现在朝鲜半岛已经因为“天安”舰事件危机四伏,美国和韩国又在黄海地区搞联合军演,有火上浇油之嫌。其三,航空母舰有很强的侦察预警能力,美国拿朝鲜说事,实际上是想把中国封堵在第一岛链之内。
  有大陆分析声音称:美国更深层次的战略目的,是企图趁朝鲜政权即将更迭之际,夺取中国最后一块势力范围。而一旦东北亚局势恶化,或者一旦朝鲜与美国成功实现直接对话,甚至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中国将无可避免的失去东北亚地区的话语权。
  1994年10月,美国海军在未事先向中方通报的情况下,派遣“小鹰”号航母沿中国领海边界巡航,驶入中国领海,并跟踪中国刚刚执行完任务返航的核潜艇。大陆亦立即起飞战机对其进行驱离,双方一度出现战机空中对峙的局面。
  根据社科院学者洪源的阐述:美韩航母军演是一次玩弄战争边缘政策、展开全方位战略试探行动的成功范例。黄海水域狭窄、而航母战斗群的控制范围早已远远超出了黄海、朝鲜半岛范围,辐射到了中国、俄国甚至东北亚区域的高价值目标,意味着真正目标是对中国和整个东亚地区的军事和政治形式的战略威慑。
  从国防战略角度考虑,中国在保持平常心的前提下要提高警惕,此外,大陆从军事科技角度讲,还应该重点发展几项在世界有领先地位的、能够打赢未来战争的武器,即所谓“杀手锏”。——方敏对记者如是说。

  中国姿态之反仪
  国防大学学者李大光表示了他的担忧,李曾呼吁中国不要被拉到黄海军演的漩涡中。在李看来,正因为中国的某些反应,现在美韩布势已经不是针对朝鲜而是针对中国了。李大光并不同意“黄海是所谓的京津门户”,因为“时代背景不同,相关战略考量也应该随之改变”。
  李认为,中国军方现在这种敏感的反应是弱国心态,小国心态,原因在于军方一些人士对国家安全没有战略思维和高瞻远瞩的分析。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于此番外国军演,应该有坦然处之的心态。
  在军事观察家徐光裕看来,美韩演习每年都有,为何这一次要放到这里,无非是因为 “天安“号事件,如果没有“天安”号事件,可能不会这么敏感。
  国防战略学者方敏劝导国人“脑子要清醒”,应以平常心看待美韩军演。有些事情由外交部出面表达即可,过于渲染悲情主义会引起人们对事情判断的情绪化。方认为,中国周边情势处于比较好的历史时期,不是像某些人讲的面临着大的战争危险。
  韩国问题学者石源华分析,当下中国没有办法改变状况,而美韩军演亦不能解决半岛问题。石认为,美国现在是要利用“天安”号事件强化美韩同盟,延长向韩国交接战时指挥权,从这个意义来看,美国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他的目的。同时,对于周边安全问题,中国不要去主动对号入座,而中国军方对于中国安全问题只需冷静观察、踏实应对,心中有考量即可,不必主动出来放出声音。此外,中国媒体亦不必强调军演对抗,石认为,媒体把国家置于对抗前沿,属冷战思维。
  外媒报道,美国国防部将派遣核动力航母参加计划在黄海举行的美韩联合军事演习。
  有日媒分析,美国此举,意在敦促在相关国际问题上采取不合作姿态的中国改变姿态。同时还表现出美国的一种决心,即在最近不断激化的美中对峙局面下,美国绝不会因为中国的反对而放弃自己的“战略权利”。
  美国认为,把7月份的联合军演地点移到日本海这一对中国的关照之举,并未得到中方的充分回报。
  在这一阶段的双方交锋中,美国认为,中国通过媒体来牵制其向黄海派遣军舰,导致了双方相互牵制局面的形成。
  作为国内知名半岛问题学者,面对记者的来访,张琏瑰显得沉默了许多,张谨慎的表示:当下国内舆论对于东北亚军演情势是一边倒的,此事中国有被挟持的感觉。
  在张琏瑰的眼中,黄海军演起因不是中国,最终矛头也不是针对中国。美韩希望利用此番军演压制朝鲜进一步的冒险举动,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到中国来也是要解释此事,作为国家外事活动,外交部是同意的,但中国军方不予接待,造成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张亦认为现在舆论以“悲情爱国”的旗号裹挟了国人,不合时宜。
  “中国还没有真正强大起来,但是暴发户心态已经在一些人的脑袋里发展起来了。”张琏瑰分析道:邓小平很聪明的说过“中国‘不抗旗’”,但是现在有些人非得要“抗旗”。这些“愤青” 缺乏政治智慧,也没有完整的国际政治基本思路,但是此类声音在中国向来有市场。
  “目前这种中美相互依存的关系下,美国会用航空母舰打黄海?此外,以中国现有的实力与美国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此外,“天安”号一事,韩国民意对中国意见发生反弹,认为中国在关键时候还是站在朝鲜一边,依旧按意识形态区分国际交往准则。”
  “中韩关系至少倒退十年”,张琏瑰如是说。

参考资料: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6/1/165049.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9
楼主东大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