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有哪些保护动物动物被“降级”了?

如题所述

一、扬子鳄

扬子鳄又名中华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它是和恐龙同时代的动物,后来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和它同时代的恐龙等生物基本灭绝了,而它顽强的存活了下来。

不过可怜的扬子鳄没逃过人类的魔爪,曾经被大量捕猎,导致数量暴跌,最低谷时只剩120只左右。如今情况有所好转,野生扬子鳄约有200只。虽然看起来不多,但人工养殖的扬子鳄可达上千头,所以扬子鳄被降级了。

二、雪豹

导致雪豹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人类活动减少了雪豹的栖息地,过度放牧减少了雪豹的食物来源,导致雪豹数量下降。第二,非法捕猎在上个世纪经常发现,1990年就有5个人带着捕猎夹,偷猎了14只雪豹,其它时候也经常有偷猎的情况发生。

第三,动物园为了增加馆内动物数量,也会参与雪豹的收购。比如1968年到1984年,西宁市动物园就曾经收购了73只雪豹,其它动物园也有过购买记录,不过后来禁止了。第四,由于雪豹骨代替虎骨入药,裘皮制品等买卖的出现,导致雪豹快速下滑。

三、巧家五针松

这种植物就比较无奈了,它并不是人为导致濒危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在云南巧家县发现了它的存在,发现之初,此木就仅有31 株,其野外种群数大大低于稳定存活界限,随时都有灭绝的危险。

主要原因是巧家五针松在进化的过程中,遭遇了灾难性的地质事件,导致无法适应新环境,而人为影响仅仅是加快它灭绝的助推作用。

四、海南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濒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环境的依赖性太强了,它们只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人工林、次生林都无法生存。这是由于海南开发的过程中,砍掉了一些植物,海南长臂猿以植物果实为生,树木越少,食物也就越少。

同时,数量稀少的海南长臂猿产生了近亲繁殖的现象,导致种群内部出现了许多患有疾病的猴子,这些猴子平均寿命只有20岁。最重要的是,它的骨骼在中药中被称为“乌猿骨”,所以很多偷猎者会冒险偷盗,害死了不少海南长臂猿。

五、朱鹮

朱鹮被称为“东方宝石”,是我国代表性动物之一,由于环境的不断恶化、天敌的威胁,再加上一下其它因素,导致种群数量在逐渐减少,最低的时候只有7只。

朱鹮的巢穴一般建造在高大的乔木上,结果被砍伐了。适合它们觅食的水田,又被改造成了旱田,在加上农药的广泛使用,导致朱鹮的生活难上加难。最令人担心的是,朱鹮只有一个野外种群,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很可能影响朱鹮整体族群的生存。

六、亚洲象

亚洲象如今仅存于我国云南地区和缅甸、老挝部分地区。在上个世纪屡遭捕猎,现存数量极少,尤其是以象牙买卖为首的非法贸易,加剧了亚洲象的偷猎行为。幸好我国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政策,才让亚洲象数量逐渐回升。

不过亚洲象生育、繁殖能力较弱,所以至今为止没有太大的数量起伏,不过有增长的趋势也是好的。

七、麋鹿

麋鹿最大的问题在于嘴巴比较挑,主要以豆科食物为主,导致它们吃的东西很少,所以种群数量无法扩大。后来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增加,侵占了一些麋鹿的栖息地。

再加上对麋鹿的捕杀行为,导致它们的数量逐渐减少。其实捕猎麋鹿,是从古代就一直存在的行为。在1万年前的人类遗址中,就发现了麋鹿的骨骼残骸。如今数量得到了回升,也是一种幸运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5
比如说有扬子鳄,雪豹,藏羚羊,野猪,海南长臂猿,朱鹮,亚洲象,麋鹿等等。这些保护动物都被降级了,说明了保护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成效。
第2个回答  2021-12-15
野猪,藏羚羊,雪豹,大熊猫,扬子鳄这些保护动物都被降级了,说明这些保护动物的数量已经上来了。
第3个回答  2021-12-15
扬子鳄,雪豹,野猪,长臂猿,朱鹮,这些动物都被降级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