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我赞赏于丹,她的知识不能尽善,为什么说是一个启蒙老师 ?

如题所述

曾几何时,于丹被冠以“国学大师”的雅号,这还不过瘾,还有媒体称之为“文化圣母”。于丹的名号确实是大,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丹的国学不再感冒,而是予以质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于丹的“国学大师”称号是有水分的。一时间舆论,对于丹不是太友好。范曾倒是提了一个与大众论调相左的看法,他表示“我赞赏于丹,她的知识不能尽善,却是一个启蒙老师”。范曾在文化界,也是响当当的“国学大师”。因而,货真价实的“国学大师”对于丹的评价,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范曾的身份,不仅仅局限于画画,在官方资料中,他的身份还是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最让人不可思议的,他还是“当代大儒”、“国学大师”,并且与其身份是相匹配的。范曾的学识,这是值得肯定的。笔者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他八十有年,对于早年背的古文古诗,依旧能够遵循古法朗诵下来。其实,朗诵不像现在这么上嘴唇碰下嘴唇张口读读就行了,对于抑扬顿挫、表情神态,甚至于读音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现在人对古人朗诵的要求基本上淡化了,范曾却能够按照传统来朗诵,无愧为范仲淹后人。范曾为江苏南通人士,性情应符合江南水乡的自然特征,可人家的性情却是如同北方汉子一样豪爽。范曾说话腔调,洪亮有力,这是一个心里藏不住话的人。




范曾对于丹的评价,相对来说比较中肯。笔者带大家来看一看,是否如范曾所说那般真实。范曾表示他很赞赏于丹,这点笔者还是认可的。范曾自称“五百年来第一人”,八大山人也是自信能够超越,能入他法眼并且由衷赞叹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于丹也值得范曾赞赏。她以自己的学识,结合孔子《论语》,深入浅出的为大家说明人生的道理,背后是需要扎实的国学功底作为支撑。于丹自幼读《论语》,她是在诗词歌赋中成长起来的,国学功底还是比较深厚的。




范曾赞赏于丹,却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于丹学识不能不能尽善的事实。提起于丹,人们总是情不自禁的将“北大被轰下台”与她结合在一块。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评价人,讲究的是对事不对人。于丹“北大被轰下台”,虽说煞有其事,可大多是网络说法,经不起考证。范曾的点评,既能兼顾她好的一面,又能指出她学识的局限性,这就是老一辈学者的“老成谋国”。




结合范曾的评价,他最终得出于丹是一个启蒙老师。范曾所言不虚,在我国进入新世纪后,国学普及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匹配,急需一位学识渊博又精通媒体传播的学者,于丹不失时机的出现了。于丹本人是搞媒体的,她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普及了《论语》,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国学热”。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位学者能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于丹确实是做到了,为大众进行了国学启蒙。范曾言其“她的知识不能尽善,却是一个启蒙老师”,这确实是比较中肯的。在笔者看来,评价于丹不能片面,不能抹杀她的贡献。人无完人,于丹也不是神,既然为人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失误。从这个角度来说,范曾的对于丹的评价确实是不失为中肯之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