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江苏的高考制度是什么样的?

估计到2012年或者2013年是否会有大的变动?

江苏高考制度至少三年会保持稳定 13日,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作客人民网。在访谈中,沈健介绍,江苏省高考制度至少三年会保持相对稳定。沈健介绍,高考制度的改革,必然对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社会广泛关注。江苏省在200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后,2009年做了进一步的微调完善,2010年以后,一段时间,至少三年会保持相对稳定。(人民网) 本科和专科考试将分开进行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说,未来教育改革将对全国本科和专科考试加以改变,报考专科的不需要参加国家高考。 孙霄兵说,群众反映如果高考不改革,整个中小学教育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此次考试招生制度也是改革重要内容。 教育部表示还是应该有一个高考制度,因为全国统一高考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基本制度。但是高考制度必须改革,对本科考试和专科考试加以改革。“我们计划在全国只推行本科考试,专科考试下放到省里,报考高职、专科的考生就不需要参加全国高考。”孙霄兵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06
江苏高考听说要开始统一全国卷了,这对江苏的考生来说,应该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第2个回答  2017-03-25
江苏省就凭几个所谓的专家闭门造出来的一套堪称史上最残忍的高考方案,在遭到江苏几乎所有中学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反对的情况下,竟然获得教育厅和教育部的批准、通过乃至实行。某些决策者的一意孤行、自我标榜、好大喜功和冷漠无情的官僚作风暴露无遗。这是江苏教育的不幸!这是江苏学子的不幸!!这是生为江苏人的不幸!!! !史上学生精神压力最大的高考方案 一、5%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参加高考。一踏入高中的大门,学生们从此就得背上有可能不能参加高考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你花了高昂的低价,你吃了千辛万苦,你成绩也很优秀了,但你未必就能参加高考。这一巨大的精神压力将恶魔般如影随形地伴你高中三年。因为只要你在必修的四门课程中有一门考了D级(方案规定:必修课考分靠后的5%的考生得D级,四门必修课只要有一门得了D级就不得参加高考),你就将被拒于报考大门之外。即使你其它三门必修课全得了A级;即使你语、数、外三门功课极好,有考满分的能力,你还是无资格参加高考。只因你的四门必修课有一门得了个D级! 08年江苏高考生在50万左右,约有2.5万名中学毕业生不能报考,其中不乏总体实力优秀者。 是谁有这么大的权力剥夺了江苏这2.5万名学生的高考权? 二、50%高考生不能填报本科 也许你要庆幸必修课没有一门得D级,你有资格参加高考了。但你可能高兴得早了点,必修课中有一门你拿了个C级(方案规定:A、B级占总人数的50%,C、D级占50%。得一个C级就不能填报本科)。一个C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高考中,你的语、数、外都考满分,你选修的二门和必修的其它三门都是A级,你很出类拔萃,全江苏找不到第二个语数外总分有你高的考生。可你能上大学吗?不能,你只能报考专科院校!不用说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与你无缘,就是普通高校本科都无资格填报。望着辛苦三年竟换来这么个结果,你欲哭有泪吗?你恐怕连要跳楼、要杀人、要发疯的念头都会产生!这个比例是50%,二个人中就有一个,你能幸免吗?08年江苏有将近25万高考生不能填报本科。 方案设计者用一双残忍无比的魔爪紧紧地扼住着江苏25万高考者命运的喉咙! !史上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高考方案 高考改革的主要出发点之一便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可是江苏的这个方案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将学生的学习负担推高到了极至。历届的高考方案不管是哪一种,都只考5—7门,且自高一起就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所选科目,目标明确,始终如一。 可现在要考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9门课程(不算技术课),而且一门不能学偏、一门不能考偏。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每个学生都必须是十项全能。短短的三年,每个学生都必须成为个全才。那些奇才、偏才、怪才,什么才都无用武之地,都将被无情地淘汰。每个学生都必须被装入方案设计者铸就的模子里,不大不小,不偏不倚,毫厘无爽。否则,连上大学甚至考大学的资格都谈不上。 苛求之甚、之烈、之不可思议,古今中外,绝无仅有!方案哪里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影子?哪里有“减负”的一点味道?方案分明是一具处置萨达姆的绞架,杀人而不见血,越货而不见尸。 !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7
江苏省就凭几个所谓的专家闭门造出来的一套堪称史上最残忍的高考方案,在遭到江苏几乎所有中学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反对的情况下,竟然获得教育厅和教育部的批准、通过乃至实行。某些决策者的一意孤行、自我标榜、好大喜功和冷漠无情的官僚作风暴露无遗。这是江苏教育的不幸!这是江苏学子的不幸!!这是生为江苏人的不幸!!! !史上学生精神压力最大的高考方案 一、5%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参加高考。一踏入高中的大门,学生们从此就得背上有可能不能参加高考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你花了高昂的低价,你吃了千辛万苦,你成绩也很优秀了,但你未必就能参加高考。这一巨大的精神压力将恶魔般如影随形地伴你高中三年。因为只要你在必修的四门课程中有一门考了D级(方案规定:必修课考分靠后的5%的考生得D级,四门必修课只要有一门得了D级就不得参加高考),你就将被拒于报考大门之外。即使你其它三门必修课全得了A级;即使你语、数、外三门功课极好,有考满分的能力,你还是无资格参加高考。只因你的四门必修课有一门得了个D级! 08年江苏高考生在50万左右,约有2.5万名中学毕业生不能报考,其中不乏总体实力优秀者。 是谁有这么大的权力剥夺了江苏这2.5万名学生的高考权? 二、50%高考生不能填报本科 也许你要庆幸必修课没有一门得D级,你有资格参加高考了。但你可能高兴得早了点,必修课中有一门你拿了个C级(方案规定:A、B级占总人数的50%,C、D级占50%。得一个C级就不能填报本科)。一个C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高考中,你的语、数、外都考满分,你选修的二门和必修的其它三门都是A级,你很出类拔萃,全江苏找不到第二个语数外总分有你高的考生。可你能上大学吗?不能,你只能报考专科院校!不用说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与你无缘,就是普通高校本科都无资格填报。望着辛苦三年竟换来这么个结果,你欲哭有泪吗?你恐怕连要跳楼、要杀人、要发疯的念头都会产生!这个比例是50%,二个人中就有一个,你能幸免吗?08年江苏有将近25万高考生不能填报本科。 方案设计者用一双残忍无比的魔爪紧紧地扼住着江苏25万高考者命运的喉咙! !史上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高考方案 高考改革的主要出发点之一便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可是江苏的这个方案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将学生的学习负担推高到了极至。历届的高考方案不管是哪一种,都只考5—7门,且自高一起就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所选科目,目标明确,始终如一。 可现在要考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9门课程(不算技术课),而且一门不能学偏、一门不能考偏。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每个学生都必须是十项全能。短短的三年,每个学生都必须成为个全才。那些奇才、偏才、怪才,什么才都无用武之地,都将被无情地淘汰。每个学生都必须被装入方案设计者铸就的模子里,不大不小,不偏不倚,毫厘无爽。否则,连上大学甚至考大学的资格都谈不上。 苛求之甚、之烈、之不可思议,古今中外,绝无仅有!方案哪里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影子?哪里有“减负”的一点味道?方案分明是一具处置萨达姆的绞架,杀人而不见血,越货而不见尸。 !史上对农村学生最不公平的高考方案 地球人都知道城市高中教学设施好,师资力量强,所有优质教学资源都集中在这些地方。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差距巨大,外语和语文这两门的城乡差距尤为突出。江苏高考方案只计语、数、外三门分数的做法,无疑使城市和农村学生的高考总分会相差一大截,农村高考生将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凭此三门的分数,能上本科档次的农村考生将是凤毛麟角。方案的这一巨大缺陷和不公将毁掉众多农村学生的大学梦,牺牲掉数以万计农村学生的前途和理想。方案所凸显出来的对农村学生的排斥和歧视莫甚于此!有此方案,江苏农村高考生何其不幸! !史上最故弄玄虚的高考方案 方案中单凭“必修课”、“选修课”、“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等术语就足以令人云里雾里、晕头转向,更不用说“A+”、“B+”、“6A”、“2B”让人劳心伤神、穷思竭虑了。家长们自然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学生们也是一脑子浆糊,老师们更是不得要领,校领导们同样是不知所措。于是,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多次组织各校进行集中培训,认真研讨,深刻揣摩,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大致领会到方案的精神,然后又花九牛二虎之力向下逐级传达、解释。这究竟是在折磨谁呀?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抑或家长? 也许这正是方案设计者所要的效果:搞一套象迷魂阵一样的东西,才能显示出设计者学问高深、智慧超群;那种人人一看就明白的东西哪有什么技术含量?至少也要对得起300万研究经费(江苏省教育厅拨了300万经费给南京某高校用于高考方案的设计)。 不深入实际,不广泛调研,无视公众意见,闭门造车,仓猝应市,设计者浮夸不实,哗众取宠,自我卖弄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更为奇怪的是,这样一套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极为不利、于学校因材施教极为不便、于高校录取工作极难操作、充满阴森恐怖色彩、毫无人性可言、自出世之初便广受社会各界质疑和批评的方案,教育厅和教育部居然大开绿灯、一路放行,迫不及待地推出。 把江苏各高中变成了试验田,把江苏全体中学生当作了试验品,如此不负责任,我行我素,罔顾民意的态度和作风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08
家祭无忘告题主,十年已过,终于改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