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于哪首诗?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全诗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名为《枫桥夜泊》作者是唐代的张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2

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望天空没有什么皎洁的月亮,却是很平常的月落之后黯淡的夜空,江边的寒气倒让人觉得满天飞霜。相比于“江天一色无纤尘”这里却是“霜满天”。前者心无一物,通畅明快,后者却是漫天愁绪想不通。听声音也就一些平常的不知处的乌鸦在叫,没有什么清丽乐音。诗人在枫桥下暂泊,周围有点点渔火陪伴映照脸庞。

第2个回答  2021-06-12

这首诗的原文是: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简笔画

诗的名字叫《枫桥夜泊》,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继。

第3个回答  2021-06-1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如下: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4个回答  2021-06-12
出自《枫桥夜泊》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 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