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迷一般是怎样的心路历程?你印象最深的事件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三国演义》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对它最早的印象来自小学课本里的一篇文章一一草船借箭,它就选自《三国演义》,并由此知道了诸葛亮的大名,在老百姓的眼中,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记得很小的时候流行戏曲电影,那时候的戏曲电影都是实景实地拍摄,制作优良且由名家演唱,因此很受老百姓的喜爱。那时录制的电影有《对花枪》、《七品芝麻官》、《李天宝娶亲》、《风雪配》、《诸葛亮吊孝》、《收姜维》等,这些电影后来都成了传统的经典曲目,也使那时的我们从小在心中就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并由此使我喜欢上了中国的戏曲。申凤梅是我最喜欢的大师之一。她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演唱风格不疾不徐,人物塑造传神。素有中原活诸葛之称,她表演的诸葛亮的形象最深入人心。

可以说,从小的耳濡目染使我早早熟知诸葛亮,曹操,刘备等历史人物,也慢慢了解《三国演义》这部文学名著,很多人即使不阅读原著也对里面人物和故事情节了如指掌。"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关云长刮骨疗毒"、“诸葛亮七擒孟获"等人们口耳相传。这就是名著的魅力一一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像人们口耳相传的那样——忠厚仁者刘玄德、智慧化身诸葛亮、一代奸雄曹孟德、义薄云天关云长、从一而终赵子龙……这些认知成为我们一代人成长的印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走向社会后,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和听了一些专业学者的讲解,逐渐发现一些事物并不像书中说的那样。我感受到颠覆最大的是曹操的形象,《三国演义》原著里曹操的形象是:自私冷漠,奸诈多疑,令人唾弃。

可事实上,作为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曹操统一北方,颁布屯田令,不遗余力地发掘人才,为当时的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作为建安文学不可不提的代表人物,他对统一理想的执着在历经世事后,升华作心境的旷然,在诗歌领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通过对他的全面了解后,我对他的印象有很大的改观,觉得他的形象在历史上不应该是那个"单一扁平"、冷血无情的奸雄,而应是一个"立体饱满"、值得尊敬的英雄。再如刘备和诸葛亮,书中把他们塑造的过于完美,完全是理想中的人物,这也是不符合的历史实际情况。

记得我们在初中时一位同学曾经说过:其实三国中无所谓好和坏,他们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这句话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赞成。是啊,那时候的谁是谁非,谁又能说清楚呢?《三国演义》毕竟是文学作品,就有一定的虚拟性。

一个优秀的作家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创作,应尽量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最大程度地还原当时的历史人物和情节,而能不加入自己的主观好恶。这也是一种写作态度。当然,我也不是苛求罗贯中,他毕竟不是历史学家。但当一部文学作品的传播能颠覆人们内心固有的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时,这是否也是文学创作该注意的问题?千百年来曹操所受的不公正待遇就是一个明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5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歌剧电影很受欢迎。当时戏曲片是在现实生活中拍摄的,制作精良,由著名艺术家演唱,所以很受普通人的欢迎。当时录制的影片有《十字枪》、《芝麻官七件》、《李天保嫁人》、《风雪配》、《诸葛亮吊孝》、《接姜维》等。这些电影后来成为传统经典,也让我们从小就在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从而让我喜欢上了中国戏曲。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她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唱腔轻松,人物塑造生动。素有中原活诸葛之称,她演的诸葛亮最受人们喜爱。可以说,从小到大,我很早就熟悉了诸葛亮、曹操、刘备等历史人物,逐渐了解了文学巨著《三国演义》。很多人即使没有读过原著,也对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了如指掌。《桃园三义》《赤壁之战》《关云长治骨》《诸葛亮七擒孟获》等人都是口耳相传的。这就是名著的魅力,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第2个回答  2021-05-04
三国迷的心路历程一般是这样的:一开始天下大乱,桃园三结义,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跑,一大堆乱世感觉剧情太快太复杂,蛮精彩但总觉得不太过瘾,知道刘备三国茅庐,诸葛亮出山,一切变得激情澎湃,主线明显,剧情连贯,恨不得一直看,到了三足鼎立,诸葛亮六出祁山,也仍然满心期待地看着,虽然总不成功,却也保有希望,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再也没心思看了,后面的故事看了也什么都记不住。
第3个回答  2021-05-06
如果换作自己是当时的武将会怎么做。是诸葛亮借东风,算无遗策。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