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2021新血糖标准放宽?

如题所述

2021“最新血糖”标准公布,不再是3.9-6.1
掌握身体的血糖数值对控制血糖水平、减小高血糖以及附带并发症伤害至关重要,首要就是了解血糖的标准范围。
对于很多高血糖的人来说,血糖的正常范围认知还停留在早期印象,认为空腹血糖值的正常范围应该在3.9~6.1摩尔每升。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再加上我们人体的水平也发生了改变,所以这个数值已经被更新。
根据国家2021年最新血糖标准,空腹测量血糖的范围应该在4.4~7.0mmol/L左右,如果超出这一范围的话,则被视为高血糖。
血糖升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引发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损伤、糖尿病足(足部溃疡,严重者需要截肢)、口腔疾病等。
近年,随着生活水平提升,由血糖过高引发的糖尿病,甚至相关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足等越来越常见。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方发布的科普文章,
全球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截肢;在35~64岁的年龄段,每10个人中至少有一个死于糖尿病。
新的血糖标准发布后,大家可以对照上面最新数值表来判断,自己身体的血糖是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是一旦偏高之后也不要太过恐慌,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降低附带伤害,其实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调整饮食结构
首先一定要调整饮食避免吃高油腻高热量,含盐量高的食物。以饮食清淡为主,尤其是多吃蔬菜类的食物,而且也以粗粗粮作为主食。在吃水果方面也要挑选糖分比较低的水果,从饮食结构上将身体的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可以多喝水有利控制血糖
身体血糖偏高之后除了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调控以外。对于糖尿病的人来说,一定要多喝水。有助于排出身体的毒素和垃圾,促进新陈代谢以及稀释血液浓度,减轻血糖的代谢。如果觉得喝水寡淡无味的话,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有效控血糖的食材。
控制心脑血管、糖尿病足等继续发展
糖尿病病程发展进而引发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让人痛苦不堪,一定要重视。
如遇足部溃烂以及非感染性炎症等,可采取碳酸泉浸浴方式逐步改善恢复,修复糖尿病足等症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8
对于2021血糖标准放宽,我觉得对于大众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一个新标准,规定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标准在3.6-6.1mmol/L之间,如果血糖浓度超过6.1mmol/L,应及时进行检查诊断,避免出现高血糖。

人体中的血糖受到人体状态、饮食以及胰岛的功能影响,剧烈活动后和进食后,人体的血糖都会有生理性升高,但不会超过11.1mmol/L,是属于正常的,休息后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身体中的胰岛可以释放胰岛素,针对身体中的血糖进行消耗和代谢,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如果胰岛的敏感性下降或者出现实质性损害,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血糖升高后应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随后进行生活和饮食习惯调整,必要情况下需要服用药物,避免出现高血糖及其他并发症。
第2个回答  2021-12-08
怎么看待2021心血糖标准放宽?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随着社会进步和患者量的增加血糖个体化控制也越来越被重视,个体化的糖尿病管理首先一式据患者个体需求,如年令病程。狩妻狩命并发症,或者病。郑。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设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个体化血糖的控制对患者对于患者的依存性和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血糖值不是一味的不变,就得按照正常的标准在某种情况下是不对的。年龄50左右,以下的患者要严格按照现在的血糖标准尽量缩小血糖波动值由于比较年轻,一定要把血糖值稳定到正常范围内出现。合并症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的这重点应该放到综病症上,由于合并症的病情。比较严重,营养和其他方面跟不上,要以稳定合并症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主要可以适当把空腹放宽到七点以内。餐后九点以内待合并症稳定后再进一步的控制血糖。患病时间长,年龄较大的患者,尤其是一些8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人由于病程长。身体体力跟不上,并且已出现了心脑等方面的损伤,可适当放宽到空腹七点以内。餐后12点以内就可以。
第3个回答  2021-12-08
有消息称,在2021年我国的血糖标准放宽了,已经不再以6.1为判断标准,这让很多人都吃惊,难道现在是正常的血糖水平吗?还要不要吃药?血糖的新标准,究竟是多少?
实际上,是不建议大家抱有侥幸心理的,虽然在2021年血糖新标准中血糖水平确实有少许的变化,但也不至于超出人们希望的范围内。
从不同年龄阶段的空腹血糖来看:年龄在18岁以下,空腹血糖要控制在4.4~6.1mmol/L;年龄在18~60岁的人群,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1mmol/L;60岁以上的人群,空腹血糖则在7.0~9.0mmol/L。如果你已经超出这个标准,或者是在临界的范围要注意糖尿病前期,或者达到患病的水平。
还需看下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是否在健康范围之内。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为6.7~8.3mmol/L、良好8.3~9.9mmol/L、一般10.0~12.7mmol/L、不良12.7~16.1、极其不良16.6mmol/L以上;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为5.0~7.2mmol/L、良好7.2~8.8mmol/L、一般8.9~11.0mmol/L、不良11.1~15.3、极其不良15.5mmol/L以上;餐后3个小时血糖正常值为4.4~6.7mmol/L、良好6.7~8.2mmol/L、一般8.3~9.9mmol/L、不良10.0~14.4、极其不良14.4mmol/L以上;大家对照下以上的数据,便能一目了然,如果再听到关于血糖标准放宽的消息,其中都有夸张成分,切不可轻信。
在控制血糖上,还需要多方面改善。除了可以每日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以外,还可以从生活入手。
对于血糖控制不稳定的人群,尤其要注意血糖波动,特别是餐后的血糖极易升高,加上餐前容易低血糖,反反复复对病情不利。
此时的重要在于饮食习惯,和普通人的一日三餐相比,糖尿病患者更适合一日五餐的方式,即上下午中间加餐,每餐在七分饱,食物多选择营养密度高的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精细的主食、适量吃五谷杂粮、奶制品以及豆制品不能少、肉类以白肉和水产类为主,便是非常好的配餐方式了。
既有利于控制体重,以及餐后和餐前的血糖水平,还能起到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的作用。
与此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不推荐糖尿病人群在空腹状态下去晨练,如此更易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在剩余时间的运动,不妨以中等强度为主,为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危险,可随身携带少许的水果、无糖食品,降低意外的风险。
第4个回答  2021-12-08
怎么看待2021心血糖标准放宽?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随着社会进步和患者量的增加血糖个体化控制也越来越被重视,个体化的糖尿病管理首先一式据患者个体需求,如年令病程。狩妻狩命并发症,或者病。郑。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设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个体化血糖的控制对患者对于患者的依存性和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血糖值不是一味的不变
2021年辛血糖标准放宽。对于这个改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新标准规定,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标准在3.6到6.1mm OL ml之间。如果血糖浓度超过上限,应该及时进行检查诊断避免出现高血糖人体中的血糖受到人体状态饮食以及引导的功能影响剧烈运动和进食后血糖都会生理性的升高,但不会超过11.1mm OL/L。休息后会恢复到正常身体中的胰岛,可以释放胰岛素针对身体中的血糖进行消耗和代谢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
如果胰岛的敏感性下降,或者出现实质性损害都会导致血糖升高。血糖升好后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随后进行生活和饮食习惯调整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口服药物。避免出现高血糖及其它的并发症。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随着社会进步和患者的增加。血糖个体化控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个体化的糖尿病管理应该人性化根据每个患者的需求。根据每一个患者的体质不同比如年龄预期寿命并发症等综合进行考虑设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患病时间长年龄大的患者尤其是一些8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人由于病程长身体体力跟不上并且已经出现了心脑等方面的损伤可以适当放宽到空腹七点以内,餐后12点以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