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玉米时,“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呢?

如题所述

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种植方式等实际情况,做到合理密植,使构成玉米产量的三大要素,穗数,穗粒数 ,千粒重相互协调,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稀植大棒品种,株距33厘米(留苗一尺远),亩密度3368株,一般单穗均重1斤左右亩产鲜棒3000斤左右(田间地头销售一斤0.52元),一亩折现1500元左右。

决定玉米株距的主要依据,是以行距大小作判断的。如果行距大,株距则要密些;如果行距小,株距则要稀些。这在农作物栽培上,叫做“宽窄行”。行距稍微稀点株距还可以密些,如果行距很密,株距就不能太密了,就应该稀一些,才能高产。行距稀株距也稀不能高产;行距密株距也密更会减产。行距株距适当才能高产。

密植能够达到高产,但是,优良品种为前提,是最主要的环节,没有好的种子,就长不了好庄稼,更谈不上什么高产。玉米在单株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亩株数越多,产量越高,因为玉米它不像小麦,水稻那样,会产生分蘖,一棵玉米就结一个棒子。玉米是高杆植物,它的长势很猛,能达到一丈左右的高度,这在种庄家方面算它最高,它的生长发育也很强,它的肥料需求也比其它庄家多,这是种玉米需要掌握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三者对产量的调节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数、亩穗数、粒重,可以说玉米产量三要素穗多是基础,粒多是关键,粒重是保证。玉米的产量不是玉米株距的密度而决定,紧凑型玉米宜密,而松散型玉米宜稀。栽培密度合理,肥料充足,玉米才能获得高产。另外须注意的一点,切忌盲目听从种子经销商的建议,有不少商贩以赢利为目的促销种子,极力提倡密植高产,结果是劳民伤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0
种植玉米最好是稀一点,越稀的话那么他们的营养才能很好的散发,这种情况下才能造成很好的一种高产的产量,然后玉米收入会很高。
第2个回答  2021-04-10
种植玉米种植的太密了,并不能达到高产,还会影响玉米的质量,因为玉米和玉米之间的距离太小,阻挡了阳光的照耀。把玉米种稀一点,不仅能让玉米的质量高,而且能充分的进行光合作用还能得到高产。
第3个回答  2021-04-10
种植玉米时需要种的稀一些,玉米的成长需要大量充足的阳光,如果过密的种植玉米的话,会导致每一颗玉米缺乏阳光而造成低产,所以要“稀”种植玉米。
第4个回答  2021-04-10
按照惯例,玉米在高肥水条件下才可以高密度。国内的一些高产攻关田典型案例基本上都是高密度、高肥水。以山东省夏玉米种植为例,亩产1400~1600斤,需要施纯氮36~44斤、纯磷6~16斤、纯钾12~20斤。要达到这一目标产量,平均亩用纯氮约34斤、纯磷6斤、纯钾13斤。
在玉米栽培中,过于密植的缩小株距会降低单株上部干物质、根系干物质,由此诱发倒伏隐患。冀中南以及黄淮流域的市场上主推夏玉米品种,种植形式最好采取“缩小行距、扩大株距”的方式,“958类”小穗型品种改为50×33厘米(或者55×30厘米),可大大提高抗倒能力且高产稳产。也可采取大小垄种植,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根据具体的留苗密度确定。
不同品种均有各自的适宜密度,稀植大穗型品种一般在3000~3500株/亩,中大穗型品种3700株左右/亩,紧凑型品种一般4000株左右/亩为适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