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个月别名为正月、杏月、桃月、槐月、蒲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阴月、辜月、腊月。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它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并把一个太阳回归年划分为24段,形成二十四节气。
农历又有夏历、阴历、旧历、华历、中历等称。因使用“夏正”,旧时多称为夏历,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一年四季,十二月份,每个月的雅称都很多很美,这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知道的越多,想象的空间就会越大;知道得太少,可能就太可惜了。花五六分钱时间沐浴古人的智慧,充实一下自己,愉悦的不仅仅是心情。总之,非常值得,也有这个必要。
一月的雅称有:孟春、正月、端月、元月、新正、开岁、嘉月、瑞月、陬月、孟陬、柳月、初月等。“孟春”称呼是将一年新岁首月看作春季之始。据
《吕氏春秋通诠》所载,孟春即是春季的首月,春季三月,第一月为孟春,第二月为仲春,第三月为季春。“端月”,本来是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
秦始皇即位,由于秦始皇正月在赵国出生,取名“赵正”,因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
二月的雅称有:如月、杏月、丽月、花月、令月、仲阳,仲钟、大壮、酣春、仲春、 夹钟、卯月等。“如月”出自《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郝懿行著
《尔雅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
三月的雅称有:窉月、莺月、辰月、桃月、季月、晚春、暮春、季春、蚕月等。 “桃月”是因三月桃花粉面羞,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蚕月”,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蚕月条桑”句,养蚕缫丝在我国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并延续至今。农历三月是开始养蚕的季节,所以将其成为蚕月。

四月的雅称有:阳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和月、正阳等。农历四月为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麦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释为:“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四月便称麦月、麦序、麦候。
五月的雅称有:榴月、端月、始月、星月、皇月、蒲月、皋月、兰月、忙月、暑月、鹑月、仲夏、鸣蜩、夏五、小刑、天中等。“鸣蜩”在
《诗经》上记载“五月鸣蜩”,蜩即是蝉。意思是在五月知了们纷纷破土上树,开始了夏天的第一声清音歌鸣,因此五月别称“鸣蜩”。
六月的雅称有:暑月、荷月、伏月、旦月、焦月、季月、未月、暮夏、季夏、长夏、晚夏、杪夏、组暑、溽暑、极暑、林钟、精阳等。农历六月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代王昌龄的
《采莲曲》,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蓬,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把六月称为荷月。在《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说。

七月的雅称有:中月、兰月、瓜月、巧月、申月、凉月、霜月、桐月、秋月、文月、首秋、孟秋、初秋、少秋、瓜秋、早秋、新秋、兰秋、夷则、初商、瓜时等。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在这个月里,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八月的雅称有:桂月、壮月、获月、爽月、叶月、柘月、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桂秋、南吕、中律、竹春、正秋、仲秋、仲商等。《尔雅·释天》有:“八月为壮。” 郝懿行著《尔雅义疏》云:“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再如“桂月”,传说月中有桂,该月正是桂花飘香时,因此称之。
九月的雅称有:菊月、咏月、朽月、玄月、青女、穷秋、季秋、末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暮商、霜序、季商、季白等。农历九月菊花开放时,因称为“菊月”。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岁时·九月》曰:“九月为菊月。”“暮秋”,即秋末。南朝梁元帝《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末秋、暮商、季商、杪秋。”

十月的雅称有:阳月、坤月、吉月、良月、露月、坤月、小阳春、应钟、开冬、冬飞、初冬、孟冬、玄冬、玄英等。如“孟冬”,它指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在24个节气中的立冬、小雪两个节气。孟冬时节气候寒冷,曹孟德的诗《冬十月》,开篇即提到“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十一月的雅称有:冬月、辜月、葭月、畅月、雪月、寒月、 纸月、复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冬、正冬、中寒、仲冬等。“畅月”,《礼记·月令》中说:“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有一别称为畅月。
十二月的雅称有:严月、腊月、除月、冰月、殷正、清祀、冬素、季冬、暮冬、杪冬、穷冬、末冬等。杜甫《腊日》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自古以来,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