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历史课堂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如题所述

怎样利用历史课堂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中
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它也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教
学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深入性、发展性。古人云:
读史使人明"智"在这里"智"
不仅指知识能力,
更指做人的准则、
处事的经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具
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可以利用丰富深邃的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
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
的能力,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都有着无比巨大的优
势。
历史教学,尤其是讲述祖国的历史,向青少年进行爱国
主义的教育,这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历史教学与爱国
主义教育的问题,是历史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本人仅就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如下阐述:
第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中华民族
向来以刻苦耐劳、富有智慧,有着无限的创造力著称于世
界。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充
分体现。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典籍
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历史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

内容。在世界史的教学中也有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如揭露
资本主义的血腥发家史,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以及讲述各国人民爱国主义斗争的事迹等。再如在讲授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要让学生见贤思齐,深刻
体会并学习张骞的忠贞爱国,
不辱使命,
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师应该时刻把
“给青少年播下爱国主义种子
”作为己任,
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定施
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进行和落实历史教学中的爱国
主义教育任务。
第二,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避免片面性和绝对
化。历史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
性的科学。我们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都必须以马克思主
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毫不
例外地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
存在和社会意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爱国
主义和国际主义,发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善于吸收外国
科学技术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防止不切实际的夸大成
就,一味拔高或举此抑彼,还应避免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片
面性、绝对化。对历史功臣要歌颂、赞扬,对历史罪人也
要无情地揭露。从侵略与反侵略,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
是与非,功与过的史实中培养学生明辨真、善、美与假、
恶、丑的能力和爱憎分明的感情。
第三,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中
特别要突出搞好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的教育,理想、纪律教育,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此外还要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班级的思想动向而
有所选择和侧重。
第四,既要明“理”,又要激“情”。爱国主义既是一种
思想觉悟,也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教师在教学中既
要告诉学生爱国主义的道理,又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使学生受到感染。因此,教师必须对爱国事件、爱国人物
的英雄业绩补充一些具体生动的材料。如林则徐虎门销烟
的壮观场面;邓世昌率官兵勇撞敌舰与舰同沉的悲壮情
景;李大钊在绞刑架下的“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
就绞死了共产主义„„”这最后一次的演说;林祥谦在军
阀的淫威下,被连砍数刀仍高呼“头可断,工不可开”的
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都是
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教材。
还要特别提到的是,要使学生受到感染,首先要求教师必
须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只有教师
首先受感染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受到爱国主
义教育的熏陶和激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