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武功盖世,为何英年早逝?

为何英年早逝?

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是张三甲也叫张荣甲当时通过了弓箭、刀、马等等很多步骤获得比赛胜利,取得武状元的称号,但是之后遇到了时局动荡,想报销祖国的,却无法施展出来,因此就患上了心病,后来郁郁而终。

张荣甲出身武术世家,他的曾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有名的武学好手,可能是因为自幼被熏陶的原因,张荣甲从小就习武,并且还很有天赋。十八般武艺每一门都很厉害,长得也有武学气息,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长成王莽大汉的样子,而且臂力特别厉害。后来他父亲把他送到了杨国昌的门下拜师,杨国昌是有名的武林高手很厉害的。

因为有杨国昌这个师傅教诲,加上张荣甲自己勤奋努力,进步可以说非常快的,骑马射箭技术了得,据说可以百步穿杨。他师傅杨国昌都夸赞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等到张荣甲的师傅去世以后,张荣甲就决定参加科举考试,在自己的努力下,以二十一岁年纪考中了武举人。


在京城参加会试的时候,被当时的恭亲王奕忻看中了,被收用,这场考试对于张荣甲来说非常出风头,一直是名类前茅,到殿试的时候更是挥动自如着一把180斤重大刀,引得光绪龙颜大悦,把他封为了武状元。后来1901年的时候,废除了武科举制度,因此张荣甲也被成为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

只不过他成为武状元是想报效国家的,但是当时时局动荡,光自己有武力有没有大用,因此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郁郁而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1
清朝废止武科举的时间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当时朝廷以武科“所习原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下诏“永远停止。”
而清朝最后一次进行武科举考试,就是1898年,那一年的武状元名字叫张三甲,注意不是张三丰,当然也不是周星驰饰演的苏乞儿。

张三甲1876年出生于一个武术世家,他的祖父张增身和父亲张耀春都是当地(开州)有名的武学好手。张三甲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从小就习武。
张三甲的武术基础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尤其以大刀著称,而且张三甲的天赋也好,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长成彪形大汉,臂力惊人,是典型的武学奇才。

他的父亲于是将他送到当时很有名的武林高手杨国昌的门下,并且拜其为师,希望张三甲能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习得一身好武艺来报效祖国。
有了杨国昌的精心传授,张三甲又很刻苦,所以进步很快,当时百十斤的大刀耍起来就跟玩似的,而且箭术也非常了得,跑马射箭都能够百步穿杨。

杨国昌曾经说过:“吾弟子盈门,唯三甲最为罕见也。”事实也证明,张三甲确实是极为罕见的武术奇才,不然也考不上武状元了。
杨国昌病逝后,张三甲决定参加科举,他得到了清廷侍卫杜同春的指点,武功更进一步。在21岁(1897年)的时候参加乡试,并且考中了武举人。

之后张三甲进京参加会试,又被恭亲王奕忻看中,将他收入门下。会试的时候,张三甲技压群雄,名列榜首。待到殿试时的时候,张三甲以挥动180斤重大刀,引得光绪皇帝龙颜大悦。
于是张三甲被光绪皇帝钦点为武状元,那时张三甲才22岁。而由于1901年清廷废除了武科举制度,张三甲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武状元。

张三甲高中状元之后,本想大展宏图,报效国家,但是时局动荡,张三甲空有一身好武艺却无法施展,于是忧国忧民的他,很快就患上了重病不治而亡,年仅22岁。
第2个回答  2019-10-25
这个人叫张荣甲,出生在一个小武术世家里,从小就是受到了长辈们的熏陶,对于武术这方面有很大的兴趣,而且自身也是有一定的天赋,在武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他也是有着一颗学习的心,在跟着自己的师傅学习拳法的时候,那是非常的辛苦,当然,这样的付出也是得到了一定的回报,不过他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但是后面时局动荡,他过分忧国忧民,就病死了。
第3个回答  2019-10-25
清朝末年,时局动荡,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这个武状元又一心想要报国,所以面对当时的朝局,郁郁不得志,最终英年早逝。
第4个回答  2019-10-22
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名叫张三甲,高中武状元之后,时局动荡,报国无门,空有一身好武艺却无法施展,忧郁成疾,患上了重病不治而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