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课文讲了哪几个故事

如题所述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d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将相和源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

蔺相如、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对廉颇容忍谦让,终使廉颇愧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由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扩展资料:

作者司马迁是我国西汉的大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父亲是西汉一个很有学问的史官。司马迁从小就跟父亲来到长安,10 岁开始攻读古文, 学习非常刻苦。

20 岁后他漫游大江南北, 到过长城、 渡过黄河、 登过泰山、 经过长江, 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 考察文物古迹, 搜集历史资料,这些活动大大地丰富了他各方面的知识, 培育了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通史,一共写了3 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有揭露帝王作恶的文章,也有歌颂奴隶起义故事。这是司马迁用毕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写出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7
西汉司马迁的《将相和》主要讲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三个故事分别讲述了:
(1)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被封了上大夫。
(2)蔺相如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
(3)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屡次挑衅,蔺相如以国家重,始终忍让。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第2个回答  2019-10-15
三个
本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及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第3个回答  2020-03-05
《将相和》一文讲了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还望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03
三个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