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名家排名

如题所述

紫砂壶名家排名,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鸣远制南瓜壶。

1、供春

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这是清代学者对陶壶鼻祖供春的赞句。供春,明代正德年间宜兴人,开创了紫砂壶行业先河,排名第一。

2、时大彬

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宋尚书时彦裔孙,时朋之子,生平活动期在明代万历朝至清代康熙朝之间。大彬壶艺在明代就享有盛誉,多见于文人记述。时大彬一生约八十余岁,所制作品当数以千计,流传其广。

3、陈鸣远

陈鸣远(1622–1735),宜兴人,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他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

4、陈鸣远制南瓜壶

如果以时间来划分的话,紫砂壶名家排名大致可以分为明清以前的古壶,和二十世纪以后的近当代壶。1950年至1960年的宜兴紫砂壶,是其中一个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品种,这个时期的紫砂工艺,可以说是紫砂制造工艺能够流传至今、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用茶汤养壶,光润柔和

泡茶时,可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这样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再拿热水淋一下,冲去茶渍,再拿茶巾擦拭,保持壶的洁净。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洗涤之下,紫砂壶会越发柔和绚丽,人称此法为“茶汤养壶”。

2、保持清洁,养出包浆

壶的表面会积有茶渍.这就需用养壶毛笔或软毛牙刷在壶表面轻轻刷洗,以保持清洁。如此擦拭、涤洗久了,壶的表面会起一层亚光,人称其为“包浆”(葆浆),这种亚光不会因高温高压冲洗而褪去,甚显高雅品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一顾景舟、第二蒋蓉、第三徐秀棠、第四吕尧臣。

1、顾景舟

江苏宜兴上袁村(今紫砂村)人。是紫砂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天资聪慧,悟性极高,国学功底深厚,且涉猎广泛。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在上海为古董商仿制历史名作。也是中国十大紫砂壶大师之一,并结交了沪上艺术界的名流。建国后,为紫砂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作品古朴而典雅、工精现秀巧。

2、蒋蓉

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中国十大紫砂壶大师之一。从事紫砂事业七十余年,创作了上百件作品,有光货、花货、摆件,设色花货尤为世人称道,作品取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瓜果虫鸟,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色彩逼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3、徐秀棠

1937年生于宜兴蜀山紫砂世家,1954年师从紫砂陶刻名艺人任淦庭先生,1955年入蜀山陶业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58年参加中国民间雕塑研究班学习,后转入“泥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彩塑。1995年创办长乐陶庄。是中国十大紫砂壶大师之一。

4、吕尧臣

师从著名老艺人吴云根学习紫砂技艺。五十余年来,潜心钻研紫砂壶艺,先有“吕竹”之称,后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吕氏壶艺”。其开宗立派的“吕氏绞泥”技法,改变了紫砂陶艺原有的内涵和形式,被誉为“壶艺魔术师”。

第2个回答  2020-09-16

紫砂壶名家排名:龚春、时大彬、陈鸣远、顾景舟。

1、时大彬

时大彬的壶主要造型有僧帽、菱花、六方、书扁、瓜棱、八角等,其泥质温润凝重,造型沉稳,可谓壶艺之典范。

时大彬早期的作品多为大壶,且仿古样式比较多。在与文人雅士结交中,他观察了文人的饮茶习惯,于是改大壶为小壶。

在制作上可用拍打法一气呵成,这样也就丰富了造型。小壶一经推出,其儒雅气质深深吸引了广大文人,更有甚者,以拥有时壶为荣。

2、陈鸣远

陈鸣远的造壶风格承上启下,既有明代的朴雅之风,又开启了写实主义仿生技巧的先河,在紫砂壶发展史上,他是一位技术娴熟而全面的大师。

在陈鸣远的作品中,光货的几何形体“朴质大方,结构合理,技巧严谨”;花货的自然形体“概括夸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并善于借鉴,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3、顾景舟

顾景舟生于紫砂壶的故乡江苏宜兴,18岁从祖母学艺,凭借他极高的悟性和对紫砂深深的热爱,两年后,他已在行业内崭露头角,小有名气,之后他来到上海,仿制明代时大彬、清代陈鸣远等人的紫砂名作。

正是在临摹和仿制中,他的技艺突飞猛进,其中一些仿品的艺术价值甚至超过了原作,并被许多博物馆收藏。

第3个回答  2020-09-18

紫砂壶名家排名为:鼻祖供春、时大彬、陈鸣远、范建军、范永良等。下面对于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供春

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

这是清代学者对陶壶鼻祖供春的赞句。供春,明代正德年间宜兴人,开创了紫砂壶行业先河,排名第一。

一日,他在园中玩耍,见院内参天银杏的树瘤十分别致,于是就想照样捏一把壶。

他没有工具,就用茶匙挖空壶体,之后用手指按平胎面,成型的壶面上就留有“指螺纹可按”的痕迹。

这些指纹交错重叠,甚是可爱,透着灵气。整个壶身也浑然天成,造型惟妙惟肖,把银杏树的盘根错节,树瘤的多姿表现得淋漓尽致。配之黝黑的紫砂,全壶尽显古朴和高雅。

据传僧人看过之后喜出望外,收下龚春为徒,倾囊相授,并命名其壶为“供春壶”:一是取奉春神之意,二是取龚春的谐音。

供春壶新颖精巧,文雅天然。“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很精准地概括了供春壶的特色。

另外,其壶质地虽薄,但是非常坚实,时云“供春之壶,胜于金玉”。

遗憾的是,龚春的传世之宝甚少,唯有树瘤壶(藏于国家博物馆)和六瓣圆囊壶(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

2、时大彬

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宋尚书时彦裔孙,时朋之子,噺噫敪生平活动期在明代万历朝至清代康熙朝之间。大彬壶艺在明代就享有盛誉,多见于文人记述。时大彬一生约八十余岁,所制作品当数以千计,流传其广。有诗为证︰「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

之所以说时大彬是“集大成者”,最突出的原因是他将文人情趣引入到茶壶中,使茶壶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时大彬早期的作品多为大壶,且仿古样式比较多。在与文人雅士结交中,他观察了文人的饮茶习惯,于是改大壶为小壶。

在制作上可用拍打法一气呵成,这样也就丰富了造型。小壶一经推出,其儒雅气质深深吸引了广大文人,更有甚者,以拥有时壶为荣。

3、陈鸣远

陈鸣远(1622–1735),宜兴人,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他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

在陈鸣远的作品中,光货的几何形体“朴质大方,结构合理,技巧严谨”;花货的自然形体“概括夸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并善于借鉴,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遗世的梅干壶(现存于美国西雅图博物馆)最具有代表性,充分表现了陈壶对自然的夸张和借鉴。

陈鸣远还是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第一人。

他的壶身提款更别具一格,颇有晋唐笔气,当时有言“海外竞求鸣远碟”。

陈鸣远,不仅壶艺高超,“千奇万状信手出”,“陈生陈生今绝论”;而且广泛交游文化人“书法有晋唐风格”。

当他在壶上刻下了铭文:“汲甘泉,沦芳茗,孔颜之乐在瓢饮”等句时,当时的文化人亦不得不承认“鸣远吐属亦不俗”。

第4个回答  2020-09-18

紫砂壶名家排名:鼻祖供春、时大彬、陈鸣远、范建军、范永良等。

1、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一位,鼻祖供春

中国明朝的供春,他把艺术和实用完美结合,让紫砂壶变得非常珍贵,令人回味无穷。再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对于处于紫砂壶历史塔尖的人物来说,是没有多少异议的。所以把供春列在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一位,是毋容置疑的。

2、时大彬,一代宗匠

清朝的时大彬是最为出名的,他活动于明代万历朝清代康熙朝间,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宋尚书时彦裔孙,时朋子。时大彬一生约八十余岁,所制作品当数以千计,流传其广,暂列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二位。

3、陈鸣远,清代紫砂名艺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紫砂壶诞生以来,出现了很多名家,他们的作品刘芳百世,让人看了崇敬情油然而生。而在这其中,清代紫砂名艺人陈鸣远是很著名的,他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风,暂列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三位。

4、范建军

范建军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鲍志强教师学习紫砂雕刻技巧,所刻作品刀法娴熟,格调清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