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生平简介和主要作品

如题所述

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长安,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

主要作品:代表作品:《长江集》,另有小集3卷、《诗格》,《病蝉》,《唐诗纪事》。

扩展资料:

贾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

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

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他的诗喜欢描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言律诗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的。著有《长江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6
我知道我的家乡就有一个明月寺 庙里面有很多贾岛的诗集,我们村现在叫长江村,听老一辈的人说以前我们村是一个县因为一个典故被降为一个村了,据说贾岛以前就经常去明月寺所以才有僧敲月下门的诗句,现在山上都能找到很多的瓦片碎粒 上回还有科考队的人来挖到了许多的陶瓷 据说政府准备把这里发展成一个旅游景点, 那个典故就是唐朝有一个大官下来长江县视察走在街上看一个一个老婆婆怀里抱着6 到8岁的孙子 好像是因为孙子想吃什么东西老奶奶不给孙子买 孙子就打老奶奶,正好就被大官看见于是大官怒了说这个县怎么这么不遵孝道,老奶奶求情说孩子小不懂事,官老爷就叫人拿来碗筷碗里装了吃的东西故意把筷子反着递给小孩,并说小孩子要是知道筷子正着拿就说明小孩懂事了,好巧小孩知道怎么拿筷子就把筷子调过头来拿 ,于是长江县就被贬为长江村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追答

代表作品:《长江集》,另有小集3卷、《诗格》,《病蝉》,《唐诗纪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9-06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全文
第4个回答  2014-11-04
贾岛,今北京市房山区贾岛村(贾岛峪)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艮。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