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哪个新规定一公布,中小学生拍手称快?

如题所述

每年都有众多家长热衷于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班。目的就是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成为升学的敲门砖。这种风气愈演愈烈、泛滥成灾,对中小学正常招生造成负面影响。现在,教育部终于出手了。9月21日,教育部颁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对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全国性竞赛做了一系列规定,明确规定:各种竞赛“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对此,家长们纷纷叫好,广大中小学生也拍手称快:再也不刷竞赛题了。

一个原则

“一个原则”,即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这个规矩一出,很多基层家长拍手称快。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竞赛活动,往往耗费学生和家长大量精力与财力。一部分竞赛活动,其实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没有实际帮助意义。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不搞竞赛活动,可以让中小学义务教育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同时这个原则也可以让一部分希望通过参加竞赛获得升学“敲门砖”的家长和学生收心。

两个从严

“两个从严”,即从严控制、严格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中小学一项全国性竞赛活动都不举行也是不现实的。一定意义上,竞赛活动是遴选优秀学生的好渠道,可以让优秀中小学生脱颖而出。但如果参加竞赛和升学加分等捆绑起来,就让竞赛活动失去了本来目的和意义。因此,对中小学全国性竞赛活动,一定要严格控制数量,严格管理质量,确保竞赛目的和初衷不走偏。与此同时,教育部明确:各种竞赛“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清单管理

清单管理,中小学竞赛形成清单管理机制,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在教育部网站公布并正式印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就是说,以后不管是教育部门还是其他部门,不能“任性”举办各种全国性竞赛。尤其是地方各级部门和单位,不能举办全国性竞赛。这就意味着以后没有在教育部备案的全国性竞赛,都是“山寨”竞赛、“野鸡”竞赛。

总之,相信教育部这个新规定一出台,对于各种全国性中小学竞赛泛滥成灾的局面,有一定遏制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4
教育部明确规定了,各种竞赛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这一举动让许多中小学生拍手称快。
第2个回答  2020-09-2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第3个回答  2020-09-21
为中小学生减负。现当下,学生的压力可以说是不少于成年人,每天满满的课,放学以后还有各种补习班,减负减轻了学生的不少任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