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趋向动词、判断动词、能愿动词和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有何异同?举例说明

如题所述

按照动词的意义可以分为实义动词,情态动词,系动词,助动词
实义动词是具体地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心理活动的动词。其中有一类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示例:表示动作行为:说(say)、看(see)、走(walk)、听(listen)、笑(laugh)、拿(take)、飞翔(fly)、跑(run)、吃(eat)、唱(sing)、喝(drink)、敲(knock)、坐(sit)、吆喝(yell)、盯(stare)、踢(kick)、闻(smell)、摸、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心理活动:想、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怕、担心、讨厌、觉得、思考
表示存在、发展、变化、消失:在、死、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存在、消灭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情态动词表示主语做某动作的可能,意愿,必要,也称为能愿动词。其包括能/能够(can)、会(can/will)、该/应该/应当(should)、配/值、宁可等。其特点是以实义动词作为补语。应当注意不同语言的情态动词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在汉语中是“情态动词+动词”的表达在其他语言里是“实义动词+动名词作宾语”。
系动词是后接描述性的补语,描述主语状态的词。汉语中构成判断句的系词“是”,“乃”等词可以认为和英语的系动词“to be”作用类似。但是汉语的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修饰主语,如“他很帅”,这时没有必要迁就英语“He is handsome”而写成“他是帅的”。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