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有皇帝“遗诏”,有曾国藩支持,为何被慈禧轻易除掉呢?

如题所述

1861年9月,肃顺护送咸丰皇帝梓宫回到北京密云郊区,慈禧让胜保、僧格林沁率兵前往“查看”,并让御林军逮捕肃顺。

不久,肃顺被处以斩首,地点在北京菜市口,载垣、端华被勒令自尽,其余五位辅政大臣则流放边疆,这就是近代著名的“辛酉政变”,又称“祺祥政变”。

此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恭亲王奕摄政,入主军机处,清朝出现“太后垂帘,亲王摄政”并存之局面。

肃顺手握皇帝“遗诏”,又有曾国藩、左宗棠等地方实力派支持,为何会被慈禧轻易除掉呢?要知道,“辛酉政变”之前,肃顺从未将慈禧放在眼里,在朝廷上还公开挤兑慈禧,斥责“垂帘听政”是违背祖训,慈禧一点脾气都没有。

谁知,肃顺居然轻易被逮捕,斩首于北京菜市口。死前,肃顺大骂慈禧,官兵将其牙齿打碎,满嘴是血。

咸丰皇帝红人,手握皇帝“遗诏”,实为辅政大臣之首

肃顺,满洲镶蓝旗人,郑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算是皇室宗亲,血统高贵,地位显赫。

咸丰皇帝即位后,肃顺得到重用,因在“戊午科场案”、“查钞案”中表现突出,且与咸丰对外政策保持一致——排斥西方列强,深得重用。

“辛酉政变”之前,肃顺担任领侍卫内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辅政大臣。

咸丰驾崩前,为防止慈禧专权,授予载垣、端华、肃顺、景涛,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大权,让他们辅佐6岁小皇帝载淳。

从排名上看,肃顺是第三位,实则是第一位。

原因很简单,载垣、端华资历高,能力一般,政治上没啥主见,军国大事都是肃顺打理。对慈禧而言,肃顺是最强劲对手。

慈禧雄心勃勃,有武则天之潜质,咸丰深感不安。

为保住大清江山,咸丰给一向与慈禧关系不好的肃顺“密诏”,让他在非常时刻动手。对慈禧而言,“密诏”就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要知道,咸丰临死前,肃顺还建议皇帝效仿汉武帝诛杀钩弋夫人之故事,除掉慈禧,以绝后患,可惜皇帝不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