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机构一般如何与老师们分利润?

如题所述

一般来说,培训机构和老师之间有几种“合作”模式:
1、就是直接招聘老师;
在这种场景下,老师就你公司员工,你给老师开工资;起薪资架构一般是:基础底薪+课时费+提成(续班,转介绍等)+其它绩效工资;具体多少因城市和机构不同而不同;有些机构教师工资成本支出会占比40%,甚至更多;
2、“名师”合伙;
“名师”包括一些公立学校老师,或在培训机构已经打出自己的名气的老师;
虽然现在管控严,很多公立学校老师不敢大大方方出来补课;但金钱的巨大诱惑以及市场的需求,还是有很多老师出来赚外快。
当然,名师也包括那些在培训机构已经出名的老师;
这类合作机制一般是在正常的薪资外,报名返点,以及年末/季末分红;具体多少,以这个老师的影响力和你们谈的合同为主啊。
名师效应短期内会带来很多“资源”,但也容易受其掣肘;不利用机构长远发展。

未来培训机构的两大竞争力:
培训机构经过此次疫情大考,大多数小型机构会被洗牌出局,留下的情势也不乐观。
只有培养自己的过硬的教学体系和教师培训系统,打造自己核心团队;才是帮助培训机构未来发展更好的重要保证。
而其中,对于小型机构来说,用好合伙人制度,将机构优秀的,价值观相符的老师引入到合伙人中,加强他们的归属感,有效调动他们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优势,减少核心人员的流失率,可以快速让自己崛起,实现机构和老师共赢的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8
培训机构常见教师薪资组成:底薪+课酬+奖金+保险+福利

底薪

【方式一】

无责任底薪

【方式二】

包课时底薪

【方式三】

保护期底薪:在某个阶段给予一定的底薪,阶段过去后会作出调整(比如取消底薪等),主要是为了保障教师在刚入职状态时的收入

【方式四】

无底薪:不是看错了,确实有机构即使全职教师也是没有任何底薪的,因为教师的所有收入都来自于上课,发出去底薪越多,其实就意味着上课部分拿到的越少,对课多的老师来说就是相对的不公平。但底薪对员工是一个保障。所以是否有底薪的问题就要根据情况而定了。

课酬

【方式一】

固定课酬:课酬完全按照定值发放,不论班级实际情况,每节课就是固定课酬。

【方式二】

固定分层:课酬不是按照定值,而是按照收入的百分比给予。

【方式三】

可变课酬:根据具体带班情况课酬在发生变化,比如当班级人数在15人以内时课酬是多少钱,每多1个人课酬多多少钱等。

奖金

奖金部分的类型很多,常见的班级就是奖励续班和满班,个性化就是奖励结转或续费。

保险

【方式一】

无保险:这个其实是不对的,但是确实很多机构用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形式不给教师上保险

【方式二】

有保险

【方式三】
根据条件上保险:根据教师实际带课量定数据,当达到某值时给上保险。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变化,比如直接跟老师分班级总收入等,以上只是简单举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20-08-16
一般情况下是按照25%~10%的利润进行处理的。一般来说是给予老师这样的这种利润,让他们在为他们进行招生,同时在这个教育机构里面也可以任职,这样的话可以进行成为一个比较好的利益共同体。从目前来看他们的之间还是比较紧密的,是这种非常好的关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8-18
你好楼主,培训机构一般是不予老师们分利润的,培训机构的利润一般都是股东所分儿培训机构的老师只不过是正常的开工资而已。但是培训机构的老师们年底的奖金应该是比较可观的。
第4个回答  2020-08-18
利润保持37%:培训学校的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支出和浮动成本支出,建议培训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应仔细核算各方面成本,力求将利润保持在37%左右。

如果利润大幅低于37%,则说明该学校成本过高,利润过低,学校缺乏可持续发展所需资金;如果利润大幅高于35%,且有正常的房租、市场费用,则说明该学校在教师薪酬及必要投入方面存在问题,也会阻碍进一步发展。

守住支出

支出固定:将各个支出部分占年营业额的比例固定,即将固定成本降至最低,将浮动成本支出比率定额,营业额提高即浮动成本可相应提高,反之降低,但不能高于定额。

成本在计算前,即设法降至最低,将不必要投入减少直至去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