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年前的一幅名画,远看一个人,近看三个人,为何越看越可怕?

如题所述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不务正业”的皇帝,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一生钟爱诗词,他的作品现在还被千古吟唱,宋徽宗赵佶痴迷字画,在位期间政务不用心处理却把宫廷绘画发展得风生水起,他开创的“瘦金体”现在仍在沿用。

而提起明宪宗朱见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与万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万贵妃出身卑微年长他17岁,本是照顾他的姑姑。但朱见深长大后却对万姑姑分外依恋,继位后更是直接册封为贵妃,礼同皇后。万贵妃死后第二年,朱见深也离世了。

其实他还有一幅工笔画作品为人称道,至今还保存在故宫。这幅作品被保存下来倒不是说有多高的艺术造诣,关键在于其内涵深刻,再加上又是出自皇帝之手,这价值想不高都不行。

这幅画名叫《一团和气图》,根据《明史》记载,该画创作于1465年。画卷中刻画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笑者形象,似乎是弥勒佛,体态圆润,以跪坐的姿势位于画中央。但是仔细一看,却又发现画中其实有三个人。

笑面弥勒的左右手各搂着一个人的肩膀,左手还挂了一串佛珠。左边人穿着道观服,右边的人头上戴着儒巾,两个人各用一只手拿着一本经卷。三个人都是跪坐的姿势,膝盖抵在一起,诡异的是道士和儒生的面孔都和弥勒相容在了一起,三个人拼凑成了一张完整的笑脸。

那么这幅画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不难看出,中间的弥勒代表的是佛教,道士代表道教,而儒生代表的就是儒家思想。朱见深还在题字中写了一个“虎溪三笑”的故事,寓意明朝期间,佛、道、儒三教合一,一派和睦。

“三教合一”的观点自从南宋理学兴起后就不断被提出,明朝时期,人民更广泛地信奉佛教和道教,但是儒家思想又一直是治国的根基,想要朝廷稳定,就必须要将三种教派进行融合。成华帝朱见深的这幅画,想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观点。

另外这幅画还体现了他的治国理想和伟大抱负。朱见深在题字中写道:“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备。”意思就是在用人治国上,也应该有广阔的胸襟,能够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明史》中有记载,成华帝继位后“上景帝尊号,恤于谦之冤”,指的就是他恢复叔父朱祁钰的帝位称号,又让于谦沉冤昭雪,也确实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后人历来对于皇帝的评价都是功过参半,成华帝晚年时期沉迷享乐,不听谏言,这也是事实。但是他在画中表达出的理念,其在位期间也确实都做到了,如此般的远见和胸襟,也算可贵。

有趣的是,后来有网友参观这幅画后,在网上评论道,画中人物看起来像是在笑,其实笑里藏刀,让人越看越害怕。也有专家推测,可能是明宪宗想借此画作讽刺朝堂之上的一派和气假象。对于这些观点,你更支持哪个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3
因为它会勾起我们脑海里面一些可怕的画面,总会让我们联想到一些牛鬼蛇神,让人越想越害怕。
第2个回答  2021-01-23
这幅画出自于成华帝朱见深,在这幅画中远看是一个弥勒佛,近看却还有一个道教和儒教的人,这两个人完全融入弥勒佛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这就是他所要表达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观点,体现了他的治国理念。
第3个回答  2021-01-23
这幅名画是皇帝朱见深所作,在绘画上有极高的造诣,这幅画寓意深厚,但以现代人的眼光欣赏会觉得画中的人物好像似笑非笑,细一看之下再加上深思就会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第4个回答  2021-01-23
在我看来,人们总是特别喜欢欣赏名画,希望能从画中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人们在观察名画时总是喜欢联想,把一些似人的东西看作是人,从而感觉细思极恐,这都是源于人们丰富的联想和对名家的好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