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价名茶的4种说法 茶叶到底该卖多少钱

如题所述

关于天价茶的4个说法
“2万元的明前龙井,6万元的大红袍,10万元的云南普洱,这样的价格已经不是正常商品的价格了,高得离谱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地说。王庆表示,虽然在中国茶叶市场上,高档茶叶所占份额不大,但价格也不能如此离谱,否则会扰乱整个茶叶市场的价格。调查中记者发现,关于天价茶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说辞:
明前狮峰龙井最值钱。调查中,售价在4000元以上的明前龙井几乎都说自己的产地在狮峰。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向记者解释,龙井茶原产地在杭州西湖区,其核心产区包括狮峰山、龙井和梅家坞。该产区共有茶园2万多亩,按照每亩茶园产10公斤上品明前茶估算,每年的总产量最多只有200吨,怎么可能供应到几乎每个茶叶店呢?“‘狮峰龙井茶最好’不可否认,但整个西湖产区的龙井品质都非常好,差别不大。”
此外,即便明前龙井产量非常有限,不少商家在销售时依然会说“要多少有多少”,这也是不可信的。北京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吴裕泰每年销售顶级明前龙井一共不到200斤,平均在两周之内就会售完。可想而知,那些“要多少有多少”的明前龙井品质很难保证。
两叶一芯茶最好。凡要高价的龙井,卖家必有一个共同说法:“这是今年第一茬茶,且采的是龙井的茶蕊――两叶一芯。通常是今天采了,明天在其侧面就会发出新芽,但其味道就会差一些,因此一年中第一次采摘的茶味道最好,因此最贵。”江用文表示,龙井茶采摘的确有严格要求。特级龙井茶要求“一芽一叶初展”,且芽长于叶,长度在2厘米左右。而商家所说的“两叶一芯”其实是“一芽两叶开展”。用该原料制作的龙井茶只能属于二级茶,与特级茶之间相差好几个等级,价钱也差不少。
母树周围7公里才算“正岩大红袍”。每当记者走进各种大红袍专卖店,总能听到“我们家的茶是武夷山正岩茶,只有在6棵母树方圆7公里内产的茶叶才算正岩茶,其余都是外岩茶”的说法。对此,江用文表示,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中的一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制订了《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将武夷岩茶划分为两个产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和武夷岩茶丹岩产区。“现在武夷岩茶已经没有什么正岩、外岩之分,而且武夷岩茶的种类很多,除了著名的大红袍,还盛产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水仙等其他乌龙茶名品。今天,大红袍名枞已在武夷山市大面积种植。‘正岩大红袍’只是商家用产地来抬高价格的一种说法而已。”
说到大红袍的产量,许多人都会联想到那6棵珍贵的母树。据王庆介绍,武夷山大红袍茶6株母树生长于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一年仅产茶1公斤,价格必然不菲,但目前已经禁止采摘了。现在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大红袍茶园已经达到4万亩。大红袍已不是稀有资源,价格也能为寻常百姓接受。
普洱茶年头越长越好。“普洱茶属于生茶发酵,因此存放时间越长越好。10年普洱不能算老,20年普洱味道刚好。”不少普洱茶经营者如是说。“普洱茶一直属于中低档茶叶,直到最近几年被炒得很热,才跻身高档茶行列。”江用文介绍,由于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在存放时有个自然发酵过程,这才有了存放越久越值钱的条件。但实际上,生茶发酵对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要在一定的温湿度下才能发酵,茶的味道才能好。如果是在北方比较干燥的环境下,发酵的效果就会受影响。因此,仅通过存放时间这一个指标是不能决定普洱茶质量的。而且,茶叶发酵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发酵过度也不行。目前普洱茶的品质与自然发酵时间之间的关系尚未研究清楚。多数专家认为,自然发酵10到20年的茶最好,时间再长茶叶质量和味道也就没有保证了。
茶叶到底该卖多少钱
“中国的高档名茶由于地域性强,产量有限,价格比普通茶叶贵一些是正常的,但也应有限度。”王庆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拿西湖龙井举例,刚采的新鲜茶叶收购价格是每斤250到280元,4斤鲜叶加工1斤毛茶,也就是说1斤龙井的成本价是1000元左右。加上流通环节必不可少的成本增加,最好的明前西湖龙井的市场售价应在5000―6000元/斤之间。照此计算,王庆认为,大红袍的零售价格在500―3000元之间算正常,超过就属虚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9
《龙井问茶》
扬眉
巍峨的南高峰挡住了东海咸涩的气旋,
绵延的棋盘山阻隔了朔国冷酷的寒流,
五老峰的石崖切断了西子清凉的湖风,
把潮湿的雾团遗留在了狮子山的山凹。
风篁岭前的下龙井,
坐落着古老的禅院,
曲折的龙泓涧,
携带着一湾清幽的寒雾倾泻下来,
冲刷着斑驳陆离的古老水道。
走石坊、过板桥、踱进青砖殿堂,
香烟缭绕于雕梁画栋的大雄宝殿,
葛玄燃烧丹炉的青烟还在御书楼旁飘渺;
踏激流、抚烟云、撇入灰脊房廊,
拱雀错落在红莲碧藻的观音仙阁,
葛洪配制仙药的残渣尚在龙涎井边堆砌。
低矮的古井雕饰着精美的石壁,
地面由杂乱的石板来铺就;
浅晰的井膛流动着甘冽的泉水,
身旁是清瘦的湖石来堆积。
轻盈的泉液从长满香樟的翁家山渗漉,
携带清幽的气息在水层上快速地滑过;
明亮的泉水从惊涛骇浪的海龙宫走来,
裹挟着厚重的龙涎在地表稳健地涌出。
枝条滑过清幽的水面,
上下流层便撞击出波痕;
木棍点入混沌的水体,
游龙戏珠便翻滚在水面。
戏云:
龙井漱玉双流层,
暗河飞泻默无声;
一竿挑起宝石岭,
腾云起雾走江宁。
古老的香樟茂密参天,
遮蔽了俊俏的山岭;
一片云下的风篁岭,
坐落着翠峰阁掩藏了方圆庵。
新发的竹叶青翠漫岭,
飘荡着稀薄的迷雾;
龙泓涧流经过溪亭,
拍打着神运石进入了涤心沼。
平整的青石板院,
散落着黝黑的石桌、枯黄的竹椅,
光润的石桌台面,
摆放着紫砂的茶壶、花梨的杯具。
娇羞的茶姑端坐于上方,
舞动纤细的玉指点演一带江山,
戏说乾隆爷六巡江南、四临龙井的艳遇,
吴侬软语历数前朝文人对龙井的赞誉。
痴情的茶客围坐在四周,
凝视风情的场面品尝明前春茶,
调侃弘历帝八点翁山、六书风簧的龙恩,
南腔北调说历代墨客对青茶的鉴赏。
一、问山:
一方水土一方树,
一方树产一方茶,
一方茶有一方味,
一方味现一方情。
含羞带露娥眉轻,
红腮浅窝绿云青,
细说品类与手法,
已解风情秋水凝:
群体只长狮峰山,
祥云玉带腰身缠,
低温湿气生长缓,
二八闺女挎竹篮。
龙井九溪十八涧,
春光明媚仙气宣,
起承龙恩雨露降,
衣带婆娑步履姗。
平阳树生白云栖,
枝多芽密株距稀,
香高气远色泽淡,
娇羞媚娘雀舌含。
白佛古寺深处藏,
一芽二叶春光朗,
吸收虎跑涧中水,
蕴涵清幽满山香。
浙农忙碌梅家岗,
片片茶园树成行,
采集担担翡翠绿,
送与天下宾客尝。
二、问水:
低眉弄盏摊芭蕉,
酥胸起伏玉树摇,
红润朱唇轻轻嘬,
娇缜细把茶介绍:
一级娇羞女儿茶,
二级丰韵媳妇茶,
三级温和婆婆茶,
特级黄花闺女茶。
明前无雨吸山泉,
嫩芽才发出严寒,
原浆汁液绽新绿,
入口淳厚香气宽。
雨前已被水雾薄,
芽开叶放型婆娑,
少了羞涩多春色,
另有丰韵娇娘娜。
夏片采于六月天,
骄阳似火红山峦,
叶薄枝弱单宁苦,
可解烦躁衣带宽。
秋叶收在月圆时,
枝粗体茂叶多汁,
甘苦凝涩沾玉齿,
已无风韵扣门迟。
三、问茶:
鸟鸣山幽溪多声,
娥眉轻扫齿露情,
云袖翻转峰峦上,
玉指拨弄水云间。
狮龙云虎梅排开,
峰井栖跑坞站稳,
细说慢语用心言,
点评龙井数茗仙:
一说:
狮峰山上云雾缭,
四十八顷山茶娇,
古往今来皆贡品,
都因山高水气潮。
解茶:
外形:挺阔尖削,扁平厚实,质腊光滑,苗锋含露;
色泽:杨黄翠绿;
香气:蚕花豉香,清郁悠长;
滋味:丰腴宽厚,唇齿逸香,清苦回甘;
汤色:甘黄明亮;
体态:芽匀旗枪。
二说:
龙井村里乾隆来,
凤喜龙悦供茶栽,
十八御树山岗立,
草炭沙土山水排。
解茶:
外形:挺秀尖削,扁平冲实,质感光滑,苗锋显露;
色泽:明黄艳绿;
香气:豌花雅香,清幽绵长;
滋味:丰裕淳厚,唇齿溢香,清苦回甘;
汤色:翠绿清亮;
体态:芽匀成蕾。
三说:
云栖山中洗心池,
竹韵清幽祥云湿,
山径蜿蜒泉声杳,
夜半归来月影迟。
解茶:
外形:挺拔尖削,扁平坚实,质地光滑,苗锋出露;
色泽:青黄浓绿;
香气:黄花浓香,清幽回长;
滋味:丰满甘醇,唇齿流香,清苦回爽;
汤色:清绿光亮;
体态:芽整成朵。
四说:
虎跑涧中钟声鸣,
禅房古寺佛烟轻,
山深林密涌净水,
兰香溪短荷花婷。
解茶:
外形:挺直尖削,扁平坚实,质地光滑,苗锋外露;
色泽:青黄满绿;
香气:兰花幽香,清纯绵长;
滋味:丰厚甘醇,唇齿留香,清苦回长;
汤色:苍绿幽亮;
体态:芽齐成丛。
五说:
民风纯朴天下扬,
青砖黛瓦掩青墙,
群山常绿溪流远,
十里梅坞蕴茶香。
解茶:
外形:挺齐尖削,扁平坚实,质地平滑,苗锋泄露,
色泽:青黄纯绿;
香气:槐花芳香,清净绵长;
滋味:醇和爽利,唇齿有香,清苦回净;
汤色:碧绿油亮;
体态:芽齐成枝。
四、问茶道:
天色微明上山岗,
二八姑娘采茶忙,
云雾笼罩龙井村,
家家户户炒茶香。
七分炉火七星灶,
三分手法三尺锅,
抖带甩挺用心拓,
扣抓压磨最后挤。
梨木白炭紫铜釜,
煮沸龙水仙气出,
倾入公道杯中顿,
高冲低倒半盏估。
腾烟起雾香气鸾,
娇羞笑语口含丹,
招徕客人仙茗品,
细把茶道问几还:
一弄龙井夜光杯,
华清入池撒翠薇,
一旗一枪威风展,
婀娜多姿草上飞。
二弄龙井透光杯,
沐浴瑶池两度催,
风姿翩跹惹人爱,
不舍娇柔揽怀归。
三弄龙井瓷盖杯,
竹林听雨湿衣归,
再添七分龙脉水,
倒入寸盏一池晖。
一盏闻香嗅芬芳,
少吸几许神志爽;
二盏品味细思量,
缓慢入喉略清苦;
三盏回味咽肚肠,
清热败火幽韵长。
五、问情:
烟雨江南草木青,
诗画西湖古风凝。
翁家岭上九溪水,
烟缠雾绕雀舌鸣;
狮峰山下十八涧,
云卷雨舒莲心轻。
扬眉做歌留后世,
叩问龙井一段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