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用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酸洗用酸有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铬酸、氢氟酸和混合酸等。最常用的是硫酸和盐酸。

酸洗工艺主要有浸渍酸洗法、喷射酸洗法和酸膏除锈法。一般多用浸渍酸洗法,大批量生产中可采用喷射法。

钢铁零件一般在10%~20%(体积)硫酸溶液中酸洗,温度为40℃。当溶液中含铁量超过80g/L,硫酸亚铁超过215g/L时,应更换酸洗液。常温下,用20%~80%(体积)的盐酸溶液对钢铁进行酸洗,不易发生过腐蚀和氢脆现象。

由于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很大,需要添加缓蚀剂。清洗后金属表面成银白色,同时钝化表面,提高不锈钢抗腐蚀能力。采用浓度为5%~20%的硫酸水溶液,清除工件表面氧化皮和粘附盐类的工艺称为硫酸酸洗法。

扩展资料:

影响酸洗速率之因素:

影响酸洗速率之因素很多,举凡锈皮厚度与组成、锈皮缺陷率、酸液浓度与温度、铁离子浓度、抑制剂、钢材与酸液之相对运动速度、凡及钢材之合金成份等均与酸洗速率息息相关。

1、锈皮厚度与组成:锈皮之厚度及组成与底材厚度、轧延温度、盘卷温度及冷却速率有关;底材厚度、轧延温度、盘卷温度越高或冷却速率越慢,则锈皮就越厚。反之,则越薄。锈皮厚度越厚,所需的酸洗时间就越长。

2、锈皮缺陷率:锈皮缺陷率越高,酸液经由孔隙进入锈皮内部溶解FeO及造成Fe/酸液/Fe3O4局部电池的机率也越大,故有提高酸洗速率之作用。

5、 抑制剂:抑制剂乃是藉由隔绝金属底材;避免酸液与之反应,而产生氢气或底材表面粗糙化之现象, 具有防止过度酸洗、氢脆化之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3

酸洗用酸有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铬酸、氢氟酸和混合酸等。最常用的是硫酸和盐酸。

一、酸洗简介

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是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通常与预膜(pre-passivating treatment)一起进行。

一般将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

二、原理

氧化皮、铁锈等铁的氧化物(Fe3O4,Fe2O3,FeO等)与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盐类溶于酸溶液中而被除去。

三、快洗工艺

现阶段采用的酸洗工艺除去不锈钢表面厚氧化皮,使用温度高,酸洗时间长,导致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而常温除氧化皮工艺对除去薄氧化皮效果好,对厚氧化皮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焊接处黑渣基本上除不掉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总结不锈钢前处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两步酸洗综合处理技术,研究成功了不锈钢常温快速酸洗工艺。该工艺常温下能快速去除不锈钢表面厚氧化皮,特别是对焊接处黑皮及夹杂物去除效果好,酸洗处理后表面洁净光亮,不易失光褪色,不泛黄。

四、注意事项

钢铁零件一般在10%~20%(体积)硫酸溶液中酸洗,温度为40℃。当溶液中含铁量超过80g/L,硫酸亚铁超过215g/L时,应更换酸洗液。常温下,用20%~80%(体积)的盐酸溶液对钢铁进行酸洗,不易发生过腐蚀和氢脆现象。由于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很大,需要添加缓蚀剂。清洗后金属表面成银白色,同时钝化表面,提高不锈钢抗腐蚀能力。采用浓度为5%~20%的硫酸水溶液,清除工件表面氧化皮和粘附盐类的工艺称为硫酸酸洗法。

为了消除硅藻土载体表面吸附,减少色谱峰拖尾,载体在使用前需进行酸洗或碱洗处理。酸洗是把载体用6mol/L盐酸浸煮2h或浓盐酸加热浸煮30min,过滤,用水洗至中性,烘干。酸洗可除去表面上的铁、铝、钙、镁等杂质,但不能除去硅醇基。酸洗载体适宜于分析酸性样品。

第2个回答  2016-12-21
不知你想知道酸洗石英石呢还是钢铁或者是不锈钢,根据不同的场合而使用不同的酸,但一般主要使用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和草酸等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2-28
酸洗一般是1mol/L的盐酸,碱洗一般是氢氧化钠
第4个回答  2020-12-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