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为什么要写《陈情表》?

如题所述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这时候南方的孙吴并立,他要采取一系列富国强民的举措,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一统天下。司马炎把尊崇儒学作为自己的立国之本。营建了国立大学(辟雍),置博士(教授)十九人,招了太学生三千人。举行乡饮、大射等儒家活动,一年四季祭祀孔子。司马炎还亲自做榜样,大兴孝道,他为父亲司马昭整整服孝三年(汉文帝刘恒曾经诏令缩短守丧时间,用一天代替一个月)。接下来自然是经济建设,过去是农耕社会,还没有现在的大小工业企业,农业问题自然是首要问题。司马炎和诸位王爷公卿大夫亲自耕作一千亩农田,以视对农业的重视。当时豪强和富裕的商人,囤积居奇,在歉收年就哄抬物价,老百姓很是吃亏,于是司马炎命令建立常平仓,丰年买进粮食,歉收年就卖出,以便利百姓。提倡节俭,身体力行。有关部门请求建立七庙,七庙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司马炎认为此事徭役过重,没有允许。而是就地取材,把曹魏家祭庙改为晋王朝的皇家祭庙,共设立七个祭祀:司马钧、司马量、司马隽、司马防、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颁布诏令大兴节俭之风,取出皇宫珠玉玩物,各王公大臣按级别高低赐予数量不等。禁止乐府奢华的散乐杂技和华丽的雕刻及游猎器具。祭祀大典用的御牛的青丝缰绳断了,因为青丝比较贵重,司马炎命用麻绳代替。设立了谏官(对皇帝过失进行直言不讳上书的官员),任命傅玄(217年—278年)等担任。傅玄性格刚劲正直,不能容忍他人的短处,每次提出弹劾,下午写完弹劾奏章后,就手捧奏章,衣帽整齐,一夜不睡,正襟危坐,等待天亮上朝。于是王侯将相,没有人不害怕他的,政府各单位的风气,为之一新。同时司马炎鼓励百官进言,专门下诏:“从今往后,即便诏书要求办理的事情,或者我批准办理的事情,如果实行起来会对社会造成不便,都不要隐瞒,应该据实上报。”打造温情社会,撤销了山阳国(河南省焦作市)原东汉刘姓皇族的看守部队,废除了所有出行等方面的限制。解除了曹魏国对皇族的禁锢令,撤销了曹魏国将领出征、驻防等,都要把家属留在洛阳作为人质的命令。净化社会风气,禁止研究星气、谶纬等术,命人考察各地风俗,取消那些邪恶的祭祀词。制定法律。司马昭当政时期就开始着手制定法律条文,命贾充、羊祜、杜预等参考前朝的法律,进行修订完善。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正月,这部法令终于修订完成,共620条,我们称为《晋律》,张斐、杜预又为《晋律》作注解,于是被晋武帝一并颁布实施,注解和《晋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这部法律颁布于泰始年间,所以也称《泰始律》。《晋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深深影响了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法律。晋武帝司马炎召集文武百官,亲自出席讲解,命张华把新法律中的有关死刑条文抄写下来,在各地驿站和各级政府门前,广文张贴,使老百姓广泛知晓。太子是国之根本,尽早立太子的问题也摆在司马炎的面前。古代立太子讲究立嫡立长,就是立正妻生的年龄最大的儿子。司马炎的皇后为杨艳,杨艳是弘农(今河南灵宝)华阴人,她的父亲叫杨文宗,祖上在东汉时四世三公,也是世家大族,不幸的是杨艳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她舅舅赵俊和舅母对她视如己出,舅母亲自用母乳喂养她,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喂养。杨艳被立为皇后之后,感念舅舅赵俊的恩德,让赵俊作高官,并将赵俊哥哥赵虞的女儿赵粲(CAN)纳在宫中,做司马炎的小老婆,请记住赵粲这个名字,八王之乱中,她的名字也比较响亮。杨艳天生丽质,聪明贤惠,擅长书法,对刺绣、编织等女性手工活非常娴熟,有个相面的为她相面,认为她日后肯定很是最贵。司马昭听说后,就为当时是世子的司马炎迎娶了她。司马炎很是宠爱美艳贤惠的杨艳,夫妻相当恩爱,杨艳为司马炎生下了司马轨、司马衷、司马柬三个儿子和平阳、新丰、阳平三位公主。司马轨夭折,司马衷成为了最年长的儿子,问题就出在司马衷身上,他从小发育迟缓,智力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孩子差许多,这让司马炎非常的担忧,他把这种担忧告诉了杨艳皇后,母以子贵,如果司马衷不能被立为太子,关乎杨艳地位,杨艳说:“立太子依年长而不以才能,怎么可以改换呢?”赵粲也不时的吹枕边风,司马炎认为孩子还小,通过不间断的教育,也许能迎头赶上呢。于是267年正月,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衷为皇太子,司马衷本年8岁。司马炎下诏:“近代以来每到立太子的时候,一定要赦免罪犯,现今,天下就要太平,应该显示善恶的分别,使人们不再心存侥幸,一味的饶恕罪犯,我不同意。”于是不颁特赦令。立太子后,还要为孩子选择好的老师和臣子,于是任命李熹为太子太傅,征召蜀汉旧臣李密(非隋唐时期李密)为太子洗马(负责管理太子府图书)。李熹,生卒年不详,上党人(今山西长治和晋城一带),年轻时就有好的品行,博闻强识,与当时的名人管宁(和华歆割席分坐的那位)一起被曹魏征召,但都不去赴任。司马懿当政的时候又征召李熹,他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迟,郡县长官半强制的终于把他推上了车。当时他母亲病重,他于是又偷偷翻越城墙跑回家去了。司马师当权时,任命李熹为他府上的参谋,李熹到任,司马师问他:“过去征召你你不答应,为什么我征召你,你却答应了呢?”李熹回答:“过去都是以礼待我,我所以能依照礼决定进退,今天您用法来约束我,我畏惧法律就来了。”司马师很器重他,屡次升他官职。李熹在司马衷的太子宫任职多年,尽心尽力辅导太子。李熹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做官以来,虽然不是清廉的与众不同,然而他家中没有积蓄,与亲朋好友甚至共享衣食,不曾利用自己地位之便谋取私利。去世以后追赠太保,谥号成。李密(224年—287年),犍为郡人(今四川彭山县),为人正直,常常在公众场合批评对方过失,言辞恳切,他经常说:“我独来独往,除了影子外,没有同伴,然而我所以无忧无惧,因为我对人一片热心,不分彼此。”司马炎要征召他为太子宫做事,李密本年43岁,因为祖母年龄太大,不能赴任,于是呈递了这份史上著名的《陈情表》。现摘要如下:“臣李密上言:我命运坎坷,自幼遭受噩运,生下6个月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我,4岁的时候,舅舅强迫我母亲改嫁,于是我和奶奶相依为命。直到9岁,还不能走路,成年之后,没有叔叔伯伯,没有兄弟,门庭衰微,到了晚年才有儿孙。而祖母早早的得了重病,需要常常躺在床上,不能起身,我侍奉汤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身边。我知道圣明王朝,用鼓励孝行来治理天下,。。我是亡国俘虏,卑微低下,受到您的礼遇,怎么敢故意拖延显示清高?只是因为祖母老人家已经日落西山,奄奄一息,随时有生命危险。我和奶奶相依为命,怎能就这样急急忙忙上道,弃她远去?。。。恳请陛下怜悯我的愚昧,成全我的这个小心愿,使祖母能够得养天年。我以后生在世上当为国不惜牺牲性命,死了也要结草(《左传》有魏颗[k]改嫁父亲的妻妾,被女子父亲结成草绳报恩),报答您的恩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