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问孩子开放式问题

如题所述

孩子的大脑里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问号,总会向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孩子提的问题很多,而且经常提出一些很有深度的问题,那么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孩子大脑转得很快,很爱思考。
当然,引导孩子不断提出问题的确可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不过除了这样做,我们还可以来个“主客反转”,从“由孩子提问”变为“我们去问孩子”,选择一些合适的问题,启发他去思考,引导他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同样也是锻炼孩子思维的一种好方式。
但是,我们也需要多考虑一下应该如何提问,是多问那些“是”或“不是”的问题呢?还是多问一些“你怎么看”之类的问题呢?看看下面这位父亲是如何做这道“选择题”的吧!
爸爸新收到了一个快递纸盒,10岁的女儿很好奇,问纸盒里的东西是什么。爸爸悄悄撕下了纸盒上的快递单,将纸盒递到了女儿手里,问道:“你觉得这会是什么呢?”
女儿接过纸盒,上下左右看了看,又晃了晃,才说:“这东西不大,也不算沉,好像数量也不多。”
爸爸说:“没错,除此之外你还想到什么了?”
“嗯……”女儿又看了看纸盒说:“如果是今天寄到的,看您并不显得意外,估计是知道它会近几天到。我觉得……那最多也不过是一星期前发出来的东西。”
爸爸点点头:“你说对了,这是三天前才发出来的。再想想,三天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吗?”
女儿拍了拍纸盒,又托着下巴想了想才说:“好像您说要找什么资料,您还上网查来着……啊!”
女儿忽然一声大叫,爸爸笑了:“知道里面是什么了吗?”
“是书!三天前您说要买几本什么书,结果您直接上网订购的,对吗?”女儿兴奋地说。
爸爸笑着点点头,当着女儿的面拆开了包裹,三本崭新的书静静地躺在纸盒之中。女儿得意洋洋地说:“我猜得没错吧?”
爸爸拍拍女儿的头说:“没错!以后也要像这样多动脑筋啊!不过,你想想,你是不是可以直接向我要快递单?这样寄的什么东西不就一目了然了?”
“啊?”女儿张大嘴巴,“您把快递单撕掉了?让我猜得这么辛苦,爸爸耍赖!”说完,女儿笑着扑向了爸爸……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好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更能激活他的思维。这位父亲从一个小小的快递纸盒就能引导女儿对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思考,他的提问就是有智慧的提问。这种开放式的提问,让女儿的思维在这样一件小事上同样得到了锻炼。
但看看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却更习惯问孩子“是不是”、“对不对”,这样孩子的答案就只有两种,肯定与否定。孩子的思考空间小了,他的选择余地也少了。再加上很多问题太过简单,孩子一眼就能看透,答案几乎就是显而易见的。如此一来,我们的提问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一位妈妈就有这样的烦恼:
我发现五岁的女儿不爱动脑思考,我总是用提问来引导她,可她就是不会动脑筋。上次她蹲在地上看蚂蚁,我原本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引导她,让她编个小故事。结果,她什么都说不出来。
我问她:“看小蚂蚁是不是在搬家呀?”
她说:“是。”
我继续问:“你想不想看小蚂蚁怎么搬家呀?”
她回答:“想。”
我不死心:“那我们应该跟着小蚂蚁一起走对不对?”
她点头:“对。”
……
每次问她,她都回答一个字,我下面都不知道说什么了。看人家别人的孩子就能说出个一二三,编个小故事出来,可我这女儿,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我都怀疑她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了。
怎么会是孩子的脑子有问题呢?我们来看看这位妈妈问的问题,全都是简单的“是”或“不是”的选择题,孩子不过是作出了选择罢了。仔细想想看,孩子这样的回答也并不算错。这样的问题就是封闭式的,孩子的思维空间打不开,也只能这样回答。
所以,我们要学会更好地向孩子提问,不妨试试开放式的问题。
开放式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或者说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并不是唯一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孩子就需要尽可能多地思考,去设想所有可能的情况。这样的提问就会激发孩子的发散思维,他必须考虑得更多、更全面,他的想象力甚至是创造力就会得到相应的锻炼。
不过,开放式问题也不是随便问的,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提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

妍清还是很喜欢去幼儿园的,不过,她不喜欢妈妈每天来接她时的那些提问,因为每次妈妈都会问她:“今天学什么了?”“今天玩什么了?”其实妍清说不清楚,搞不明白“学什么”、“玩什么”到底该回答什么。而妈妈却对“学什么”很看重,总是反复叮嘱她“要好好学”。妍清每次听到这里就不想听了,为什么要好好学?
妈妈的提问招致孩子的反感,这样的提问就是失败的提问。关于“学什么”这个问题,很多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们的这种提问方式会让孩子觉得很难懂,这个问题太抽象了。
所以,我们该换一种方式,问孩子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在接孩子放学回家时,我们可以问:“你觉得今天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你今天和谁交朋友了?他叫什么?你觉得他哪里好?”“你和谁做游戏了?”“做的什么游戏呢?”这样的问题会告诉孩子他该向哪个方向去思考,面对具体的提问,他自然也就有话可说。
具体的提问也能让孩子认真回忆,调动起他的思维。久而久之,某天孩子可能就会主动向我们讲述,这对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是一种锻炼。
掌握一些向孩子发问的技巧
开放式的提问也有一定的技巧,除了少问“是不是”、“对不对”,多问“为什么”以外,教育学者陈龙安提供了他总结的良好发问“十字诀”,即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是以假如作为发问的开头,引导孩子去思考。
例,就是引导孩子回答问题时多举例子。
比,是让孩子将两件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替,则是让孩子想想对这个问题有没有替代方法。
除,是让孩子思考除此以外的其他情况。
可,就是让孩子将一切可能都考虑进来。
想,就是让孩子去想象各种情况。
组,则是教孩子学会运用组合方式去思考。
六,是“六何”,就是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如何,也就是让孩子思考事情的几要素。
类,就是让孩子对各种可能性进行类推。
在向孩子发问时,我们可以参考这样的“十字诀”,以充分调动他的思维。
当然,这些诀窍是他人的总结,我们自己也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进行总结,找到最合适的开放式提问的方式。
注意各类问题的有机搭配
当我们学到了提问的技巧之后,如何有机搭配这些问题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比如,看见一位孩子熟悉的阿姨,我们可以问他:“这位阿姨是谁?”“她是做什么的?你怎么判断出来的?”这样的提问就是判断性与分析性的问题相结合;还比如,针对一幅小朋友托腮思考的画面来问孩子:“他在想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这样的提问就是让孩子通过推想与分析来思考;或者我们拿一样孩子没见过的东西,问他:“你觉得这像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这样的提问又是在刺激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与分析能力的发展;等等。
不同的提问组合,可以让孩子的思考过程也变得丰富起来,使他不至于只进行单一思考。而且这样的思考也会促进孩子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
别用“标准答案”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既然是开放式的提问,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那么我们对孩子的答案就要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也许孩子的答案并不是我们想听的,但我们不要刚一听就否定;也许他说出来的根本就是错的,可我们也同样没必要训斥他的错误。对孩子的回答,我们要避免“挑三拣四”的情况出现,引导才是正确的做法。
当我们提问过后,要鼓励孩子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耐心听他讲完。如果他说得正确,我们可以夸奖他;如果他说得不很完全,我们可以通过继续发问来引导他进一步思考;如果他说的是错误的,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用发问来将他带回到正确的思考方向上来。
我们对孩子的开放式提问,最终目的是要帮孩子开拓思维,帮他提高思考能力,千万不要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而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教育启示
我们经常向孩子提问,那么,孩子就会在不断的思考中慢慢变成一个头脑灵活的人。开放式提问不仅对孩子是一种锻炼,对我们也同样是一种考验。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将问题问得有智慧。如果我们的问题设计巧妙,那么孩子的思维就会跟着我们一起跳跃,最终他将学会自己灵活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