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题所述

美国全国数学管理者大会(NCSM)把解决问题定义为: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况的过程。这一理念用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就是指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方法灵活运用于解决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但小学生受年龄所限,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均不丰富,我们该如何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
一、培养问题意识——善于提问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培养问题意识就是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并随时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提问行为、怀疑和批判精神等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学会正确审题——精准分析
众所周知,“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解决问题的难度是由问题的情节和数量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要想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就得认真审题。审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题意,即理解问题的情节部分,知道问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已知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一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读、找、圈、想、算”五步解题法,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1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明确指出:“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课标中把“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方面来单独阐述。可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靠“灌输——接受”的模式来完成。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严谨的教学结构,高密度的练习设计,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环节,教师追求的这种高密度、快节奏,势必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渐渐地,一些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习惯。
现在有的教师改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课堂上虽然也有一些火热的场面,看似学生不断思考,其实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老师在牵着学生走。火热的场面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师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听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原因所在。在整齐划一的答案面前,学习没有了悬念,学生没有了疑问。教师的过度“指导”实际上变成了对学生的主宰,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质疑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也就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了。
另外,有的教师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率,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不以为然或敷衍了事,我们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被扼杀了。
一、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用数学的观念去观察生活,想生活,得到数学信息,形成良好的数感和数学意识,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也就加深了。
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一些调查发现,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已经意识到了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认识,
许多教师不知道怎么去创设有趣、合理的情景,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我认为教师只有自己做生活的有心人,具有健康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善于用孩子的眼光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有趣的事,才能在课堂上有滋有味地描述给学生听,把美好的生活展现给孩子们,激发他们关注生活的情感。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渗透情景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孩子多接触生活,加强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解决问题多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通过一些练习发现学生缺乏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例如有一道解决问题“以下的商品按半价出售”好多小孩就不知道半价什么意思,导致了在做这道题目时就比较被动,无从下手。
平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也可以根据所教知识经常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加强应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现问题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出现了问题不及时纠正继续犯。平时我们在做解决问题的时候,过程固然重要,但是对错误的过程及时反思也更重要。弗赖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喜欢问:“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你认为以后在做这样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什么?”通过这样的问,学生不断的反思,慢慢地形成了这样的习惯,不用你问他也会想了,会自己自觉反思了,从而从中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经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面山小学郑晓明供稿审稿:孙铁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1
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

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多角

度的分析问题解决的方案;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4)训练学生罗辑思维能力。
第3个回答  2020-11-20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个回答  2021-03-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