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 三极管 的工作原理

如题所述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是一种
控制元件
,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发射极接法为例(信号从基极输入,从
集电极
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
基极电流
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集电极电流IC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反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IC
的变化量与IB变化量之比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β=ΔIC/ΔIB,
Δ表示变化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倍。
三极管在放大信号时,首先要进入
导通状态
,即要先建立合适的
静态工作点
,也叫建立偏置,否则会放大失真。
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接一个电阻,可将电流放大转换成
电压放大
:当基极电压UB升高时,IB变大,IC也变大,IC
在集电极电阻RC的压降也越大,所以三极管集电极电压UC会降低,且UB越高,UC就越低,ΔUC=ΔUB。仅供参考,请参考有关书籍。
http://www.aihuau.com/mdl/md1/md1.31.htm
自己看吧!
参考资料:http://www.aihuau.com/mdl/md1/md1.31.htm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晶体二极管
为一个由
p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
形成的
p-n结
,在其界面处两侧形成
空间电荷
层,并建有自建
电场。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p-n
结两边
载流子
浓度差引起的
扩散电流
和自建电场引起的
漂移电流
相等
而处于电平衡状态。
当外界有
正向电压
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的互相抑消作用使载流子的扩散电流增加引起了正向电
流。
当外界有
反向电压
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进一步加强,形成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与
反向偏置

压值无关的
反向饱和电流
I0。
当外加的反向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p-n结空间电荷层中的
电场强度
达到
临界值
产生载流子的倍增过程,
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对,产生了数值很大的
反向击穿
电流,称为二极管的击穿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4
简单地说:二极管种类较多,
普通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常用于整流电路等;三极管主要是起放大作用,具体原理可在网上搜索,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第2个回答  2019-08-14
这个比较复杂,是基于不同区域掺杂不同杂质浓度不同制作的,具体要去看《半导体物理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