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理解性默写

如题所述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到了成都,终于结束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在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三国时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世称武侯祠。因诸葛亮在生前就被封为武乡侯,去世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760年春天,杜甫拜谒了武侯祠,写下了传颂千古的绝唱《蜀相》,但诗歌的题目没有提及他瞻仰的武侯祠,而是涉及了诸葛亮生前担任的职务——蜀汉丞相。一般而言,几乎游览或者拜谒过武侯祠的人,无论写作诗文,还是向人介绍,总会直接说武侯祠,几乎不会有人说蜀相。杜甫不言祠堂而言蜀相,是别出心裁还是另有寄托?我们知道,蜀相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曾经担任过这一职务。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杜甫在拜谒武侯祠后写出的诗作,应该在题目就点出武侯,毕竟诸葛亮生前身后都被封侯,祠堂又被称为武侯祠。此是情理之常,自然而然。再说古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就是建立事功,封侯拜爵。封侯不但是一生的荣耀,而且会泽被子孙。这是对自身一生功业的肯定,光宗耀祖,惠及后世。东汉班超就说“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后汉书·班超传》)祠堂本是纪念性的建筑,就其名称而言,一般不以姓氏称之,更不能称之丞相祠堂,历代丞相可谓多矣,再说丞相只是生前职务。而侯作为一种爵位,除了生前封侯,也可以死后追谥,本身就有纪念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称纪念诸葛亮的祠堂为武侯祠最为合适。所以全国各地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有多处,但从没有有意识地从名称上加以区别,一律称之为武侯祠。但是杜甫不但在题目中不说祠堂,而且从全诗看,他也无意于对武侯祠进行过多的描述,写祠堂仅仅只有首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颔联虽然写景,但是如果从整首诗中剥离出来,丝毫看不出是对武侯祠的描写,因为这样的隔叶黄鹂,映阶碧草,随处皆有,不独武侯祠。如果要写武侯祠,应该写能够体现武侯祠特征的景物,比如建筑,比如塑像,比如石刻对联,比如焚香拜谒,可是杜甫丝毫没有涉及。显然,杜甫是借祠堂而写人。但就人而言,杜甫在题目中也不说诸葛亮、诸葛孔明,更不说武侯,而单单说蜀相,侧重于他的丞相身份。韩非子说,循名而责实。在诸多称谓中杜甫独独钟情于丞相,说明丞相这个身份在诗人心目中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我们先看丞相_个职务本身意味着什么。一般而言,丞相是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是仅次于皇帝的最高行政长官,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可以说是百官之长。按照儒家知识分子的认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获得这个职位就意味着能够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梦想,这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而成为丞相就是最高的“达”。封侯仅仅是获得一个爵位,不过是对其功业的肯定,而且同时被封侯者可谓众矣,但丞相同时同期只有一人,可谓位高权重。在杜甫的时代,很少有知识分子能够拜相而成就一代功业。诸葛亮是一个特例,故而成为后世儒家知识分子的楷模。他出将入相,治国安民,建功立业,名留青史,不但在刘备三顾茅庐中赚足了面子,而且君臣相遇后,他得以施展抱负,驰骋天下。杜甫自青年时代起就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虽历经坎坷,此心不渝。他一生漂泊,仅仅做过几任小官,但忠君爱国之心,未尝稍减。他总是吟唱“葵藿倾太阳”,苏东坡说他是“一饭未尝忘君也欤?”。杜甫在二十多岁时就写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说“致君尧舜上”,可见其理想之高远。兼济天下的理想,无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在江湖之远,他都念兹在兹,即使穷困潦倒、四处漂泊、饥寒交迫、居无定所,也不曾动摇。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流离漂泊,其忧国忧民之心,愈渐强烈。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真是无限仰慕,倍加敬重,他多么渴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济世英才。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源:中学教育参考·文综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