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题所述

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
一、比较思维的培养
比较就是比相同,较差异。“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从已 知中迁移出未知的开始和基础, 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 是地 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之一。 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过程中, 首先 依靠感性材料使学生形成地理观念, 然后经过比较这一抽象思维过程 使学生形成地理概念。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
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或某一地理事象对其他地理因素产生的影 响,是错综复杂、变化多样的。发散与收敛,它是双向可逆的思维方 式,既可进行正向思维,也可进行逆向思维。是学生探求地理事象外 部和内部及地理事象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以及地理规律、 地理成因等地理理性知识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通过分析综合、 归纳演 绎等方法加以培养。
三、批判思维的培养
批判思维包括两层含义: 一指对别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 有自我 思维的独立性;一指对自己得出的结论,应持批判态度。“学者先要 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和平常说的“吃一 堑, 长一智”都说明了批判思维的重要。 它是最基本的创新思维形式, “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盲从,不迷信,才能辩伪去妄,才能建设新 学说,启迪新发明。
四、集中思维的培养
集中思维是通过观察、 找资料、 找规律, 将已有的信息集中分析、 综合的思维活动。 分析和综合是矛盾的统一体。 根据地理学科综合性 的特点, 在地理教学中应遵循 “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 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美国》一课时, 在引导学生分析了美国的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植被、资源、能 源、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地理要素后,指出正是这些地理要素 的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构成了美国复杂的地理环境。 并着重引导学生 分析这些要素间的关系,如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河流、植被、 农业的影响,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的影响等等。
五、图像思维的培养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书, 地理图像直观、 简明地表述了地理事 象及其特征。注意地理图像的使用,特别是读图填图技能的培养,可 以避免走进 “读死书” 的死胡同, 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 理解和运用, 进而培养地理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现成的图像(课文插图、 地图册等)外还应结合教材创造性地将文字转 变成图像来进行教学,从而在培养学生一般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培养思维的图像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