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明心见性?

善知识解释下。

明心见性
释 义 ①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禅宗的思维或成佛方式。自南北朝时竺道生首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佛性便被从神圣的彼岸拉回到每个人的心里。因此,慧能说,“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
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见到自家的“本性”。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性”就是佛性。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面目。悟到这个真面目,即使普通人也能成佛,悟不到这个道理,即使佛也变成了普通人。佛与凡夫本无差别,只在“迷”、“悟”之间。
明心见性是佛教修持者梦寐追求之事。何谓“明心见性”?
“明心”就是了知在人类世界所应有的作为,由自己的灵性来明悉与体证。“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的本性,明白体证天地演绎对一切有情众生皆一体如是。 要知道在凡尘,不论在任何地点、环境、时间、空间,皆可见到自己的本性。
见性的体证,必须要将自己的心灯来点燃。否则,任有再大的功德,仍无法跳脱三度空间的束缚,仅是在未来与下世有再修持的因缘而已。
明心见性是要在觉性中来成就。而觉性必须要在人类世间来达成,让自己体证生存的辛酸过程,在酸甜苦辣中去印证自己生存的一切取向,更让自己在生存中不会脱离人世间的群居社会。觉性是了知天地万物的根本源。生活的过程就是让自己明了「觉性的根本源」。若脱离生存的取向过程,摈弃了生活的润生过程,就难有真实的生存经验去作内心世界的滋润资粮。
生存的过程,皆在“无常”中造就。无常是对自己在生存过程的取向中,去作自我成长的历练。在人生的每一日当中,一切生存取向,有时是一种经验的累积,有时是一种学习的成长,有时是一种过程的穿流。每一个动作皆关系着自己的灵性是上升还是下坠,这由每个人思想意识所导致的生存取向来决定,就看自己怎样来筛选了。
佛学常见词汇
【明心见性】 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05
明心,主要是指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意识的活动有了觉察力,从而不再因追着意识的活动而造业。
见性,当我们彻底的无念时,心所处的状态。
当然明心见性也有成度上的不同。
南无阿弥陀佛。
第2个回答  2010-03-08
性是本性、自性、佛性,都是一回事,指终极的“道”。

因为有识众生之所以为有识,是因为心,所以必须要借助“心”才能够明了“道”,但是因为心,才有分别,也不是真正的“道”,所以要明白心性的“空”,明白“心”也只不过是明了“道”的工具。明心号菩萨。在明了心的实质后,没有了分别,能够明了自性,那就是见性成佛了。
第3个回答  2010-03-06
何谓心?何谓性?
心尚不明,何以见性?
无心无性,心性常明。
第4个回答  2010-03-05
光说是说不清的,你可以照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