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语会有古义和今义,而且有的成语古义和今义相差很多甚至相反?

如题所述

一般来说,一个成语,都对应一个故事,而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却有不同的意义。举例说明:萧成曹随。 “萧成曹随”这个成语,最初是说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死后,推荐曹参当丞相,萧何才华远远超过曹参,他制定的发展路线可谓相当完美,而曹参老成,虽才能不足,只需要沿着萧何的路线走即可。而这个成语到了现在,却成了贬义,是批评没有创意,只会照搬老一套。原因就在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有创新意识。同样,墨守城规也是这种情况。 成语意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时代性上;此外,还有另一种情况,误传。一个成语,最初是某一个意思,但在传递的过程中,被人曲解了,并且这种曲解的意思已经广为流传,无须纠正,于是这又成为成语的新义。比方说孔子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原本是孔子说鲁国季孙用八倄之舞,连这种大逆不道之事都可以做得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但现在却传成,这种事都可以忍受,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忍受,就是说这已经到了忍让的极限了。 成语古今义变迁大致就是这两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4
因为我们今天所用的词语都是由古代发展起来的 古代词较少,有好多都是用音相同的 而到今天有更多的词可以去表现同一事物 因而有古义和今义
第2个回答  2013-09-14
其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事物的变更,一些古代名词语句自然在现代行不通,而废去又是可惜,所以有些文人就对他们加以修改。其二:古时的文明程度不高,或者说人民文化程度不高,有些标准用法传入民间后,有人会出现误用错解的现象,这就导致越传越广,到了今天,当人们将错误的认可后,再去研究古代的词句,会发现不同。
第3个回答  2013-09-14
因为古代文化和现场差异很大,直到鲁迅时期都未改过来,古文的诗词等翻译都说明了!
第4个回答  2013-09-14
1.为了和其他的国家交流,因为有时其他的国家不明白我国的语言意思,本人只是猜想,不知是不是合理。2.也无法解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