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性怎样自称

如题所述

古代的女子称呼: 

女子自称“奴家”。

女子谦称“妾”“贱妾”“奴婢” 。

老年妇女谦称“老身” 。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 。

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 。

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

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

妇人之卑称“婢子”。

扩展资料

其他自称

古代官员:

文官:微臣,小臣(对皇帝) 下官(对等级比他高的官) 老臣(自己年龄大)

武官:末将(对等级比他高的官)

贪官,宦官:奴才,小的

古代男子: 小生,本公子,本少爷

谦称实是一种卑称,所以往往用一些贬义词语,表现自己在对方面前的低下鄙劣。

有些字眼甚至很不好听。

如清代著名作家郑燮( 号板桥) 对明代戏曲家徐渭(号青藤道士)极为钦慕,便自称“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现代名画家齐白石也愿做“走狗”,

其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诗中的“雪个”指清初画家朱耷(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老缶”指近代书画家吴昌硕(号缶庐)。

古代女子自称:

女子自称:“奴家”

女子谦称:“妾”、“贱妾”、“奴婢”、“妾身”、“婢子”

老年妇女谦称:“老身”

谦称自己的丈夫:“拙夫”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妾”

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

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

称对方的年龄(多用于年轻女子):“芳龄”

称对方的名字(多用于年轻女子):“芳名”

女子谦称自己容貌:“蒲柳之姿”(柳树在古代被看作树中的贱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30
这个也是随着时间变换跟着变换的。
1、在先秦时代,由于男女关系基本平等,女性一般以吾自称,称呼对方为尔。
2、到了汉朝,出现大量奴婢以及“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出现,女性地位大幅度下降,女性一般在有地位男性面前自称为奴。称呼对方为汝,尔字成了骂人的话。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末。
3、宋末由于程朱理学空前膨胀,女性更加低微。开始使用贱这个字,自称贱妾、贱人等等,称呼对方为官家、老爷等等。

4、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女性开始自称为“本小姐”“姐”,90后开始使用“宝宝”。称呼对方我都不敢说了,叫什么的都有,也敢叫。
第2个回答  2010-04-29
老年妇女谦称--“老身”
谦称自己的丈夫--“拙夫”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
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
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
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
女子谦称自己容貌--“蒲柳之姿”(柳树在古代被看作树中的贱物)
未婚女子称奴家.
荆妻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 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糟糠 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 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内掌柜的 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
太太 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妻子 指的是妻子和儿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
老伴儿 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儿们、婆娘、婆姨 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 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媳妇儿 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老婆 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
老爱 因称老婆太俗,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办法叫老爱。
继室续弦 妻死后又另娶的。
家里 屋里人、做饭的,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女人 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
爱人 男女互称。 右客 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
伙计、搭档 现代都市对妻子的俗称。
第3个回答  2010-04-25
一般王室的自称为“哀家”、“臣妾”,已婚妇女自称为“妾”或“妾身”,或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自称为“贱妾”,未婚女性多称自己为“小女子”,或“奴家”,上了年纪的妇人自称为“老身”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区别是象征着这女人的身份∶哀家
臣妾
臣女
本宫
小女
民女
奴家
妾身
奴婢

老身(年长的)
贫尼(尼姑)

你说的那种一般都是自称小女或民女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