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家孩子今年铁中高一,之前初中成绩还不错,但到了高中感觉很吃力,数学经常不及格,怎么办,急死了

想在附近给他辅导一下,一对一的那种,我们住在戚墅堰这边的,

我之前也是初中数学好得一塌糊涂,到高中就不太行了。初中的数学其实已经有点儿难度了,如果你孩子初中数学可以,说明本身智力方面不存在问题,高中肯定也能学好的。这个主要就是态度问题了。你想给他找辅导老师,是他的意愿还是你的意愿呢?如果只是你自己一厢情愿,我估计效果不会太好。主要还是要靠他自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说说我自己为什么高中数学不太好吧。主要还是因为太自信。因为初中数学虽然有点儿难度,只是上课愿意听,听得懂,基本就能拿高分了。当时这种年纪,思想不成熟,总想用数学物理成绩来证明自己有多聪明。总觉得自己看看书基本就能懂了,所以到了高中上课也不怎么听。这下就完了,第一次月考,连题目F(x)=什么的都看得莫名其妙的,别说解题了。当时我的想法是什么呢?“靠,以我这么高的智商,居然数学考成这样,说不出不是被人笑死?”所以就在这种动力下转变学习态度,平时做好预习,上课再认真听老师一说,基本就能理解了。
但是以我的经验,只理解肯定不够。理解只是基础,要想考高分,还要熟练。什么叫理解,为什么要熟练呢?理解!给你一道理,你一看到,就有思路,知道怎么去解,这很好,但是不够。死抠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可能能抠出来,但是考试时间绝对不够,而且不熟练很容易出错。这就要多做题,也没必要盲目的去做,学了什么知识点,就针对性地多去做这种类型的题目就好。
所以高中数学想学好。
1、自身有基础。智商够,能看得懂书,听得懂老师说什么。
2、愿意去学,有动力。比如像我一样,为了证明自己。这种动力是很强大的,可以让人很自觉地去自习,认真听,复习。
3、针对性的做题。是做,不是看。我当时就吃了“看”的亏,一道题,看完题目 ,懂了,有思路了,就过去了。这样绝对不行。一定要自己动手多算几遍。这样既让自己以后解题的时候提高速度,又能让自己少犯细节错误,就是失误,粗心。
多说一句,粗心,失误。看着像是对这次考试成绩没有影响,成绩出来后,心里可能还会想“这题我懂,当时要是认真的话,分数就拿到了,以后肯定不会”。其实如果有这种想法,粗心是会影响到一辈子的所有考试的。有这种想法的人,从小到大哪次考试不会因为这个原因,丢个几分。所以在以后的考试中包括高考,不会例外,一定会丢分。只有把这种粗心,当作自己能力不足的一部分,才会去重视,去克服。以后才会少犯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9
你可以去遥观大润发对面的名思教育去看看,那边挺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