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最好使用高中知识回答) 回答得好的加分

如题所述

学生应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计算机及软件、互联网,以及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学习教
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数学内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一、中学应用较多的信息技术工具: 1.几何画板:《几何画板》是美国Key Curriculum Press 公司制作的优秀教育软件。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观察、探索和实验的几何环境。它易学易操作、功能强大,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中学数学教师的必备工具。目前最新版本为5.0。
2.Z+Z 智能教育平台:Z+Z 智能教育平台由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等数学课程的知识平台组成,适合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支持使用者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多媒体课件的二次开发。
3.TI 图形计算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TI 计算器,虽然不是数学软件,但作为绘图型数学计算器,目前已经在部分中学的探索性课程中推广使用了。它内置了计算机代数系统和几何画板的所有功能,所以
也能体现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转变和探索数学知识的要求。
4.Mathematica:Mathematica 是由美国物理学家Stephen Wolfram 领导的Wolfram Research 小组从1986 年开始开发的。它拥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符号运算能力。经不断更新完善后,成为集“符号、数值和图形”于一身的数学软件。
除此之外,电子表格软件Excel 的应用很广泛,能进行各种数据的统计、运算、处理。从各版本的教材可以看出,《几何画板》与Excel 电子软件仍然被广泛推崇.二、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究常见数学问题 1.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观察点的轨迹:高中解析几何会经常用到。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轨迹的定义,强调它的两层含义,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来观察轨迹问题。
2.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绘制函数的图象:《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注意鼓励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
机画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图象,探索、比较它们的变化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近似解等。我们知道,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经历“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画图有利于加深对图象的感知。因此,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我们不可越俎代庖,也应当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自动手。鉴于学生还没有学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我们可以就学生初中比较熟悉的二次函数,分式函数进行研究。
【例】已知函数y= 2x+3/(x+1) 。
(1)将它化为y=a+ b/(x+1)(a,b 为常数)的形式;
(2)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析函数的单调性;
(3)画出函数的图象,并说明当x≥-2 时,y 的取值范围。
分析:分式函数是衔接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拆分法,能画出函数的图象,并会分析函数的性质。
(1)采用待定系数法或配凑法可将函数化为y=2+ 1/(x+1) 。
(2)函数的定义域为{x|x≠-1},值域为{y|y≠2},函数在(-∞,-1)或(-1,+∞)上递减。我们应当在画图之前,就让学生学会通过分析解析式达到对函数的图象的认识。
(3)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画出函数图象,由图知,当x≥-2 时,y≤1 或y>2。 3.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动态演示函数图象的变化,形象直观地理解函数表达式中参数的意义.
新高一学生对含参数的函数的图象理解非常困难,我们在衔接选修课里,可以借助他们初中最熟知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来实现。通过参数的改变来控制表达式的改变,进而控制函数图象的改变。 4.信息技术工具在解题研究中的运用。
高中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函数图象的解答题经常不知如何下手,尤其是不知如何对参数进行讨论。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老师即使给学生讲了一遍,学生还是不能真正完全理解,建议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