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经典著作

佛教的创始人 经典著作 创始时间 基本教义 创始地点

1、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国南部的释迦族。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姓乔达摩(也译瞿昙),原名悉达多,佛教徒称之为“佛”或“佛陀”,意为觉悟者,达到觉悟的人。2、经典著作:首推《金刚经》、《心经》。经典,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经论,初学者大概看不下去吧。我推荐华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般涅盘经、大宝积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景德传灯录或五灯会元。3、创始时间与地点: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4、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2
长阿含经 (22卷)〖 后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佛说七佛经 (1卷)〖 宋 法天译〗
毗婆尸佛经 (2卷)〖 宋 法天译〗
七佛父母姓字经 (1卷)〖 失译〗
佛般泥洹经 (2卷)〖 西晋 白法祖译〗
般泥洹经 (2卷)〖 失译〗
大般涅槃经 (3卷)〖 东晋 法显译〗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2卷)〖 宋 施护等译〗
佛说人仙经 (1卷)〖 宋 法贤译〗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3卷)〖 宋 施护等译〗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 (2卷)〖 宋 施护等译〗
佛说大集法门经 (2卷)〖 宋 施护译〗
长阿含十报法经 (2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人本欲生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帝释所问经 (1卷)〖 宋 法贤译〗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善生子经 (1卷)〖 宋 支法度译〗
佛说信佛功德经 (1卷)〖 宋 法贤译〗
佛说大三摩惹经 (1卷)〖 宋 法天译〗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1卷)〖 吴 支谦译〗
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 (1卷)〖 吴 支谦译〗
佛说寂志果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大楼炭经 (6卷)〖 西晋 法立共法炬译〗
起世经 (10卷)〖 隋 阇那崛多等译〗
起世因本经 (10卷)〖 隋 达摩笈多译〗
中阿含经 (60卷)〖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
佛说七知经 (1卷)〖 吴 支谦译〗
佛说园生树经 (1卷)〖 宋 施护译〗
佛说碱水喻经 (1卷)〖 失译〗
佛说萨钵多酥哩逾捺野经 (1卷)〖 宋 法贤译〗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四谛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恒水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法海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佛说海八德经 (1卷)〖 后秦 鸠摩罗什译〗
佛说本相猗致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缘本致经 (1卷)〖 失译〗
佛说轮王七宝经 (1卷)〖 宋 施护译〗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佛说文陀竭王经 (1卷)〖 北凉 昙无谶译〗
佛说频罗婆裟罗王经 (1卷)〖 刘宋 法贤译〗
佛说铁城泥犁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佛说阎王五天使者经 (1卷)〖 刘宋 慧简译〗
佛说古来世时经 (1卷)〖 失译〗
大正句王经 (2卷)〖 宋 法贤译〗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1卷)〖 后汉 支曜译〗
佛说离睡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是法非法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求欲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佛说受岁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1卷)〖 失译〗
佛说大生义经 (1卷)〖 宋 施护译〗
佛说苦阴经 (1卷)〖 失译〗
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 (1卷)〖 吴 支谦译〗
佛说苦阴因事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佛说乐想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漏分布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阿耨风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佛说诸法本经 (1卷)〖 吴 支谦译〗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1卷)〖 刘宋 慧简译〗
佛说受新岁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新岁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佛说解夏经 (1卷)〖 宋 法贤译〗
佛说瞻婆比丘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佛说伏淫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佛说魔娆乱经 (1卷)〖 失译〗
弊魔试目连经 (1卷)〖 吴 支谦译〗
佛说赖吒和罗经 (1卷)〖 吴 支谦译〗
佛说护国经 (1卷)〖 宋 法贤译〗
佛说数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1卷)〖 失译〗
佛说须达经 (1卷)〖 萧齐 求那毗地译〗
佛说长者施报经 (1卷)〖 宋 法天译〗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1卷)〖 失译〗
梵摩渝经 (1卷)〖 吴 支谦译〗
佛经尊上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兜调经 (1卷)〖 失译〗
佛说鹦鹉经 (1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1卷)〖 隋 瞿昙法智译〗
分别善恶报应经 (2卷)〖 宋 天息灾译〗
佛说意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应法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分布施经 (1卷)〖 宋 施护译〗
佛说息诤因缘经 (1卷)〖 宋 施护译〗
佛说泥犁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佛说斋经 (1卷)〖 吴 支谦译〗
优陂夷堕舍迦经 (1卷)〖 失译〗
佛说八关斋经 (1卷)〖 刘宋 沮渠京声译〗
佛说鞞摩肃经 (1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佛说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邪见经 (1卷)〖 失译〗
佛说箭喻经 (1卷)〖 失译〗
佛说蚁喻经 (1卷)〖 宋 施护译〗
佛说治意经 (1卷)〖 失译〗
广义法门经 (1卷)〖 陈 真谛译〗
佛说普法义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杂阿含经 (50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别译杂阿含经 (16卷)〖 失译〗
杂阿含经 (1卷)〖 失译〗
佛说五蕴皆空经 (1卷)〖 唐 义净译〗
佛说圣法印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法印经 (1卷)〖 宋 施护译〗
五阴譬喻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水沫所漂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佛说不自守意经 (1卷)〖 吴 支谦译〗
佛说满愿子经 (1卷)〖 失译〗
佛说转法 轮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三转法 轮经 (1卷)〖 唐 义净译〗
佛说相应相可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佛说八正道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难提释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佛说马有三相经 (1卷)〖 后汉 支曜译〗
佛说马有八态譬人经 (1卷)〖 后汉 支曜译〗
佛说戒德香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佛说戒香经 (1卷)〖 宋 法贤译〗
佛说鸯掘摩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鸯崛髻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央掘魔罗经 (4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佛说月喻经 (1卷)〖 宋 施护译〗
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佛说放牛经 (1卷)〖 后秦 鸠摩罗什译〗
缘起经 (1卷)〖 唐 玄奘译〗
增一阿含经 (51卷)〖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
佛说阿罗汉具德经 (1卷)〖 宋 法贤译〗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1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须摩提女经 (1卷)〖 吴 支谦译〗
须摩提女经 (1卷)〖 吴 支谦译〗 (与上文略有不同)
佛说三摩竭经 (1卷)〖 吴 竺律炎译〗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 (3卷)〖 宋 施护译〗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1卷)〖 失译〗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1卷)〖 失译〗 (与上文略有不同)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
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 (1卷)〖 刘宋 慧简译〗
佛说力士移山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四未曾有法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1卷)〖 后汉 康孟详译〗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1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佛说四泥犁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阿那邸邠化七子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阿遬达经 (1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佛说玉耶女经 (1卷)〖 失译〗
佛说玉耶女经 (1卷)〖 失译〗 (与上文略有不同)
玉耶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1卷)〖 西晋 白法祖译〗
佛母般泥洹经 (1卷)〖 刘宋 慧简译〗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1卷)〖 失译〗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1卷)〖 失译〗
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佛说阿难同学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A佛说七处三观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B佛说九横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阿含正行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600卷)〖唐 玄奘译〗
放光般若经 (20卷)〖西晋 无罗叉译〗
光赞经 (10卷)〖西晋 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27卷)〖后秦 鸠摩罗什译〗
道行般若经 (10卷)〖后汉 支娄迦谶译〗
大明度经 (6卷)〖吴 支谦译〗
摩诃般若钞经 (5卷)〖前秦 昙摩蜱共竺佛念译〗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10卷)〖后秦 鸠摩罗什译〗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25卷)〖宋 施护译〗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3卷)〖宋 法贤译〗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陀罗尼经 (1卷)〖宋 施护等译〗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7卷)〖陈 月婆首那译〗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2卷)〖梁 曼陀罗仙译〗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1卷)〖梁 僧伽娑罗译〗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1卷)〖宋 翔公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卷)〖元魏 菩提流支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卷)〖元魏 菩提流支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卷)〖陈 真谛译〗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1卷)〖隋 芨多译〗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1卷)〖唐 义净译〗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1卷)〖唐 菩提流志译〗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1卷)〖唐 金刚智译〗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1卷)〖宋 施护译〗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1卷)〖唐 不空译〗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7卷)〖宋 法贤译〗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2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2卷)〖唐 不空译〗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1卷)〖宋 施护译〗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1卷)〖宋 施护译〗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宋 施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1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唐 玄奘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唐 法月重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唐 般若共利言等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唐 智慧轮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唐 法成译〗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1卷)〖宋 施护译〗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多罗蜜经 (1卷)〖宋 天息灾译〗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1卷)〖宋 天息灾译〗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4卷)〖宋 惟净等译〗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10卷)〖唐 般若译〗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出家前叫乔达摩。悉达多。经典著作:太多了大藏经,我算了一下,每天读一卷一小时。经部就要15~6年读完,还不算论部,律部。创始时间:公元前6~前5世纪。基本教义:因果理论,因缘理论,无我,无常,寂静涅槃理论(三法印)。创始地点: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03
1、富贵的《华严经》
惟有读过《华严经》的人,由认识佛心所显现华严世界的依正庄严,才能觉悟自心本具的富贵。《华严经》阐述诸佛之本怀,举出成佛的好处,以劝导学佛,令生起信心,由修因契果,知道必定成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开示的首部经典,有经中之王的美誉。
2、成佛的《法华经》
经中力倡“凡闻此法无一不成佛”的人人成佛作祖的说调,打破古今凡圣不敢自信作佛成佛无份之疑情。文中以“普记成佛”“人人成佛的根据”以及“成佛思想的意义”等阐述。
3、开慧的《楞严经》
这部经的特色:教人舍识用根,防50种阴魔,开大智慧,楞严大定等。这部经的是关系佛教的存亡,如果这部经没了,佛教也没了。
4、《金刚经》
这部经在中国流通最广,读诵的人非常多,明心见性的经典。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性、相、台、贤、禅、净、律、密
三论宗,以笃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得名,主张性空缘起,亦称性宗。
法相宗,唐玄奘所创,亦称唯实宗,相宗。
天台宗,专《法华经》,修止观法。
华严宗,专《华严经》,主张法界缘起,亦称贤首宗。
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生动活泼,讲究顿悟。
净土宗,念佛求往生的易行道。
律宗,以戒为师,以身说法。
密宗,修三密相应,体系完备,追求即身成佛。
第4个回答  2013-10-22
大藏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