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的作者为何痛恨潘姓女人?(转载)

如题所述

当我们阅读《水浒》的时候,我们不禁会为它的精巧 的构思,流畅多彩的文笔而叫好,也会被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我当初就是在爱不释手,欲罢不能之中,一口气读完它的.梁山的 英雄好汉们的那些 锄暴安良,匡扶正义,不畏邪恶,敢作敢为的行为,以及那些激烈悲壮,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场面,仍然历历在目,了然于胸.但掩 卷长思,我却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它一直在困扰着我.为什么书中的二个淫荡的女 人都姓潘呢?是天然巧合?是作者蓄意安排,精心设计?还是另有隐情? 千百年来,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对潘金莲和潘巧云的口诛笔伐,肆意贬损,却成了潘姓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每每有人提起都会给潘姓人带来一种深深的耻辱感.这些小说和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就像一把把锐利的小刀刺伤着潘姓人的脆弱的情感,压抑得他们抬不起头来.难道《水浒》的作者施耐庵先生对潘姓之人有着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才会把笔当利剑来猛刺潘家人,来排解心中的恨意吗?我经过苦苦地查询,总算从历史的典籍看出了些许眉目来了.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施耐庵的生平吧.这是我们寻找答案的关键所在,解铃还是系铃人吗。施耐庵(1296_1271)原名彥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汉族人.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江苏兴化人,一说是浙江钱塘人.祖籍泰州海陵.曾住苏州外施家巷,后迁居兴化县白驹场.他自幼聪惠过人,勤学好问,博览群书,精通诸子百家之道,有济世之材.远至正十三年(1353年)元朝政治腐败,各地贫民纷纷起义,势不可挡.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众起义反元.张士诚熟知施耐庵的才学,三番五次的邀请他参加义军.施耐庵抱着建功立业,共图大计的远大理想,最终欣然投身革命.他为张士诚筹划了许多良策妙方,制定了宏伟目标.可是张士诚后来居功自傲,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亲信佞臣,远离贤能,不思进取,追求享乐.施耐庵几次苦谏,张士诚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施耐庵知其难成大事,愤然辞别,浪迹江湖,云游四方,后居淮安,终老于此,享年七十五岁.有学者经过考证施耐庵的经历,认为他当年是站在张士诚的立场上写《水浒》的.他很看不起张士诚手下的得力干将潘元明和潘元绍哥俩的,潘家哥俩原是张士诚反元起义的发起人/张士诚称吴王时,二潘倍受宠信.潘元绍是张士诚的爱婿,潘元明是手握重兵,镇守杭州的大将.但是二人在张士诚和朱元章的争霸斗争中,却不能立场坚定,从一而终,而是在张士诚行将失败之时,审时度势地投降了朱元章.因此加快了张士诚的灭亡.施耐庵对此极为气愤,痛骂他们卖主求荣.为此施耐庵在写《水浒》时,有意将书中的二个背夫偷汉的浪荡女人,都冠以潘姓.这便是人们熟知的潘金莲和潘巧云,他想用女人不贞来讽刺为臣的不忠啊.他认为这是该千夫所指,万人痛恨的.潘金莲和潘巧云虽是小说家笔下的文学形象,但是她们却深深的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因为每当人们谈起淫妇时,往往指的是潘金莲和潘巧云.这对潘家的人伤害至深是一言难尽,外人难知啊. 假如作者不是为了抒发心中的怨恨,笔下留德,也不至于让潘家人时时尴尬,处处心酸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