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杀菌剂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类:

(1)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感病前施用,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已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侵染为害的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有两种:一种是消灭病原侵染源,又称铲除剂,如石硫合剂等;另一种是在病菌侵入植物以前,把杀菌剂施到寄主表面,使其形成一层药膜,防止病菌侵染,如硫酸铜、波尔多液等。保护性杀菌剂可以具有内吸性或不具备内吸性,前者如三环唑,后者如铜制剂。

(2)治疗性杀菌剂当病原菌侵入农作物或已使农作物感病后,施用此类杀菌剂可抑制病原菌发展,使植物恢复健康,如多菌灵、苯菌灵、三唑酮等,治疗性杀菌剂多数具有内吸作用。

(3)抗病毒剂可以钝化病毒或抑制病毒DNA的复制而达到消灭和降低病毒数量的药剂。

(4)土壤消毒剂釆用沟施、灌浇、翻混等方法,对带病土壤进行药剂处理,使土壤中的病原菌得以控制,以免作物受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3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
  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

  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
  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

  二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

  
第2个回答  2015-11-13
不同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也不同。
在病菌侵染前施于植物表面起预防保护作用的,
称为
保护性杀菌剂即保护剂;
在施药部位能消灭已侵染病菌的,
称为铲除性杀菌剂;
能被植物吸
收并在体内传导至病菌侵染的部位而消灭病菌的,
称为内吸性杀菌剂,
许多铲除剂也是内吸
剂,
两者大多有化学治疗作用。
因此,
实用上常简单地将杀菌剂分成保护性和内吸性两种作
用方式。
德化新陆专家讲述
它们的作用机理,
也可大致分为两类:
1
、干扰病菌的呼吸过程,
抑制能量的产生。
2
、干扰菌体生命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甾醇等的生物合成。保护性杀菌
剂大多为杀菌谱广而杀菌力较低的产品。
内吸性杀菌剂一般杀菌力较强,
杀菌谱则较窄,

中有些品种对某种病原菌有专一的选择毒性。
由于内吸剂在菌体内的作用点比较单一,
病菌
容易由遗传基因的突变而产生抗药性
为了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通常可选择适当的保
护剂和内吸剂混合施用或轮换使用,
这样可取长补短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使用时应根据
病害发生的特点采取种子处理、叶面喷布和土壤处理等各种施药方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