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三宝的丽水三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丽水三宝”享誉海内外
走进丽水市白云森林公园,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带着些许的花草芬芳。公园入口处几幢明清仿古建筑伫立在丛山绿树中,这就是丽水三宝展示厅,将集中展示龙泉青瓷、宝剑和青田石雕精品的场所。
龙泉宝剑、龙泉青瓷、青田石雕都是历史非常悠久,龙泉青瓷烧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龙泉宝剑则有2000多年的生产历史,而青田石雕生产历史也有1700多年。然而这些文化瑰宝曾一度处于无人问津、濒临失传的状态。
解放后,龙泉宝剑、龙泉青瓷、青田石雕相继得到发展,并成为“丽水三宝”,成为丽水文化的一个代名词。丽水三宝还经常被当作国礼,享誉海内外。比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五百只中国的青田石雕小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客人。青田石雕并不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荣耀,从印尼总统苏加诺、日本首相田中到朝鲜的金日成主席,青田石雕都曾荣幸的担当了中国艺术的代表,人民友谊的使者。
近几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努力扶持丽水三宝行业,并积极推荐“丽水三宝”。在义乌的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丽水三宝与世界文化产业接轨;在杭州举行的丽水文化精品展上,丽水三宝惊艳了整个杭城;丽水三宝借力上海世博会,让传统的“丽水三宝”亮相“世界之窗”,推向全世界。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蕴含着中华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丽水三宝将得到永久的保留和传承。
2007年12月27日,“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在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里,珍藏了大量出自龙泉古窑的青瓷器。


龙泉烧制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到北宋时,龙泉青瓷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中国著名的龙泉窑系,为宋代全国最大的瓷业中心。
龙泉青瓷有哥窑和弟窑之分,哥窑的特点,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满裂纹,呈现金丝铁线,瓷口铁柱的特征。弟窑的特点,是白胎厚釉,瓷器的外形特征是光洁不开片。

龙泉青瓷既感动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在国外它的美名叫“雪拉筒”。从宋代起,龙泉青瓷就通过一条海上的陶瓷之路,远销到亚非欧三大洲,这是法国巴黎的一家博物馆,它以收藏中国瓷器闻名与世,在这个博物馆里,我们看到它收藏了一万两千多件中国瓷器,几乎涉及了中国瓷器史的整个体系,这些藏品中有许多是龙泉青瓷。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馆,只要收藏瓷器,几乎都会有龙泉青瓷。

徐朝兴13岁那年,就想到当地的一家小瓷厂当学徒,因为主人嫌他年纪太小而拒绝了他。当时徐朝兴执意要留下来帮忙,厂方看他勤奋好学,于是同意让他留下来试试。两年后,徐朝兴成了恢复龙泉青瓷仿古小组里最年轻的学徒。那年他15岁。龙泉窑在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颠峰,但它的工艺在延续了几十年后,釉色配方就神秘的消失了,作为官窑的传世哥窑,至今仍未找到这一官窑遗址,而成为千古之谜。
徐朝兴日后传奇般的人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的,15岁的他拜技艺高超的龙泉青瓷传人李怀德为师,由于他的刻苦努力,1980年被提拔为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他的作品不仅进入了北京中南海紫关阁,而且在市场上也卖出了很高的价格。
创新是今天的龙泉青瓷艺术更加充满了活力,在年轻一代的龙泉青瓷艺人卢伟孙的作品陈列室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对传统的继承,而且能欣赏到更具时代气息的创新青瓷作品。
龙泉的叶小春和他的兄弟,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在2001年将失传了近千年的哥窑青瓷冰裂纹重现于世,并且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里在拼装的是一种新型的浮雕瓷画,它把龙泉青瓷和诗书画以及雕刻艺术融为一体,是一种新开发的装饰品,龙泉青瓷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地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个名为振兴龙泉青瓷的计划。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龙泉发现了古代铸剑大师欧冶子的两把越王剑,虽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但仍然光彩夺目,锋利无比,毫无锈蚀。

龙泉宝剑的传统铸造方式,全部由手工完成,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锻、铲、锉、刻、淬、磨等28道主要工序。其中锻打是剑师们必须熟谙的基本功,流传着“进门先敲三年铁”的说法,这个阶段的铁匠、剑师同为一家。象这道工序是磨剑,从粗磨到细磨,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龙泉宝剑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济、纹饰精致四大特色而著称,人们常说,宝剑出鞘必要伤人,这显然是夸张之词。可是龙泉宝剑冷不防从剑鞘中霍然抽出的寒光,令人不寒而栗。只有在一种叫“亮石”的磨石上,磨制出来的宝剑,才能闪烁道道寒光。正是这种神奇的寒光,才能吸引人们的注目。
龙泉宝剑的选材十分考究,有“三斤毛铁半斤钢”的说法,锻打的火候要掌握得当,成分均匀,花纹清新;淬火的方式也很独特,研磨更十分讲究。为了使剑能够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铸剑师往往要将铁块不断地折叠复合,千锤百炼。才能使剑产生独有的“异光花纹”。因而成为国家级的高贵礼品。
这位23岁的外国小伙子来自挪威。他从小爱好中国武术,由于精通洪拳,就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飞洪。整整7年的习武经历,让飞洪痴迷于中国武术的同时,更迷上了龙泉刀剑。“到中国去学锻造龙泉宝剑”成了飞洪最大的人生梦想。通过网络搜寻,他知道了铸剑大师周正武。2004年11月,飞洪第一次来到了朝思暮想的龙泉,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周正武。他要拜周正武为师。
自古以来,人们不仅爱剑、藏剑、舞剑,更喜欢论剑。
这个剑是武士能用,文人也能用。或者说男子可用,女子也能用的一种兵器。
很难想象,一个皇帝拿着一根棍站在他的金銮殿上,也很难想象,一个文人拿着蓝牙棒和青龙鸳鸯刀,也很难想象,一个女子背着一根长矛出现。
宝剑,它就是这么一种神奇的兵器。其实它也不完全是兵器,它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
如今,在龙泉剑铺林立,各类铸剑企业有几百家,从业人员有几千人,龙泉成了名副其实的剑都。在彰显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中,龙泉宝剑深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吸引了影视界的注目。继《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四部金庸武侠剧后,著名制片人张纪中又推出了金庸力作《碧血剑》。剧中第一次在道具上使用了“真家伙”,也就是四把量身定做的龙泉宝剑。
这是一片传说纷纭、神奇无比的秀山丽水,这是一片精美绝伦、如梦如幻的绿谷,它铭刻着4000多年脍炙人口的文人逸事,它记录着23万海外游子的酸甜苦辣,它汇聚了丽水人民的智慧,体现了瓯江山水的精神。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蕴含着中华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丽水三宝将得到永久的保留和传承。
公元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在这一次改变了世界格局并给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访问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五百只中国的青田石雕小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客人。大洋彼岸的客人对青田石雕并不陌生。三百年前,一批来自东方古国的人们,正是用这些奇妙的石头敲开了欧洲和美洲的大门。青田石雕并不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荣耀,从印尼总统苏加诺、日本首相田中到朝鲜的金日成主席,青田石雕都曾荣幸的担当了中国艺术的代表,人民友谊的使者。


在一千五百多年的青田石开采历史中,青田人把这一座封门山看作是心中的圣山。这里出产了青田最名贵的石料,封门青、灯光冻、蓝星、黄金窑,材质美与外观美的相互交融,完美结合,点燃了文人雅士创作收藏的欲望,倾倒了古今中外数不胜数的石谜、石痴。 最早发现青田石的与众不同并使它脱颖而出的是古代的文人雅士,第一个用青田石制印的是明代的篆刻艺术开山鼻祖文彭,宣告了沿袭二十多个世纪的铜印时代的寿终正寝。
到了清代,青田石从众多名石中脱颖而出,广受宫廷内外和朝野上下的喜爱。公元1790年,正逢乾隆八十寿节,当时的浙江巡抚投其所好,用上好的青田灯光冻石赶制了六十枚形态各异的宝典福书印章,作为寿礼献给乾隆。乾隆看后,龙心大悦。这一套宝典福书印章,至今仍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近代青田石以其卓越的品质,渐渐托起了以杭州为中心的国际级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青田石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大雅之堂,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之中。
对许多名人雅士来说,青田石既可寻笔墨情趣,亦可以托物言志。随着时代的变幻更替,岁月的潮涨潮落,它们和这大自然的精灵,两情相悦,结为了知音,成为了知己。
在倪东方大师的书斋里,有这么一块名扬天下的奇石,看上去就像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披着薄纱在小睡,给人以美妙的观感和联想,实际上这是一块原石,倪大师只是对它抛光去痕,
大器晚成的倪大师,出身在石雕世家,30岁开始石雕创作,50岁才开始真正步入艺术殿堂。五十年来,勤奋过人的他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石雕艺术品。今天年已八十的大师,虽然名满天下,但依然每天孜孜不倦,刀耕不已。
正是历代艺人的不懈探求,勇于实践,青田石雕逐渐形成了精细入微,繁简有致,造型逼真的风格和特色。
汇集了中国四大雕法于一身的牛克思的作品,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艺术品。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