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府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到底有没有错

如题所述

理论上没有错,首先是靠大户买田,相当于替朝廷承担了赈灾款,大户买了田中丝绸利润相当可观不至于当冤大头,当然老板不可能亲自种地去,还是要雇佣灾民种地,灾民在拿了赈灾款保证不被饿死的情况下就业问题也解决了,看起来简直不能再完美。但是花多少钱去买田?灾民再就业薪资待遇如何是他们无法管控的,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当时浙江各衙门早就把公家的钱贪了,而且窟窿非常大,以至于官府急于用低价贱买灾民的田地赚钱好补窟窿,捎带手再捞一波(毕竟不能白给朝廷打工不是(手动滑稽)),所以实际执行起来问题非常大,而且绝对会变成弄巧成拙的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4
你看第一集御前会议提出改稻为桑算账的时候提到过成本吗?都是在算有多少亩田地能改桑田,每亩桑田能织多少匹丝绸,一批丝绸能卖多少钱。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压根就没打算为制造成本付钱,其实也没钱付,就是缺钱才想到这个政策的。
意识到这一层就明白了吧,朝廷一分钱不出,由大户出钱收田种桑织丝绸,那么我就请问,这跟朝廷有啥关系?大户织出来的丝绸卖到西洋跟朝廷收入有个毛的关系?这里实际暗含了朝廷和大户是合资关系,大户拿钱收田入股,而且股份占比还非常低,绝大部分都被朝廷拿走了。那么大户必然会压低出资额,否则不就是血亏嘛,那么受损失的就必须是老百姓,朝廷心里其实也明白,所以对这种压农户买田价格的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只要不闹出大事,就他随便弄。
说到这,你就该明白高知府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策略是步死棋,没人出钱你振个屁啊,大户只能出那么多,出太多就是大户血亏,出太少就是老百姓血亏,咋办?按道理来说朝廷是应该出一部分资的,这步棋就能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