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知识点

如题所述

1、作家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人物,继承并推进了老子的思想,后人将他们合称为“老庄”。庄子曾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不久就隐退山林,终身不仕,据《庄子》记载,他生活贫困,住在陋巷,困窘是织履为生,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相国,他拒绝了,称“为有国者所羁",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2、作品简介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对话体散文著作,该书由庄周及其门徒、后学共同编著完成,现存2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后人大都认为《内篇》7篇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15篇、《杂篇》1篇,是庄周门徒及后学的作品。《庄子》一书中处处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充满了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讽刺;书中也有不少辩证法的因素,但过于强调事物差别的相对性,而否认其客观性,因而陷入了相对主义,齐万物,一死生;书中充满了丰富的幻想和奇妙的构思,因而形成了该书特别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书中说理往往寓理论于形象之中,即由寓言故事组成,作者很少或完全不发表议论。
3、课文主旨:
该文是庄子为阐明养生之道而写的一则寓言故事,指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4、出自本文的成语:游刃有余、目无全牛、切中肯綮、踌躇满志。

5、结构及内容
全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场面描写一庖丁解牛
第二部分
语言描写一文惠君与庖丁的对话

6、总体特色:描写生动,结构紧凑,简介深刻。

7、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岁” “月”,名词做状语  特殊句式: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者,……也”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技未尝经肯綮  
③“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④"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  
⑤"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  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 内篇 养生主》,立意在阐明“养生"。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文章叙议相间,层次分明。写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成功后的志得意满等,绘声绘色,如闻如见,引人入胜。语言生动形象,“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成语,即出自本篇。  

相关成语:  
①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④切中肯綮:肯,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现在指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7

道家养生之庖丁解牛: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