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的问题行为?

如题所述

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如下:

(1) 过失行为,如搞恶作剧、捣乱、骂人、打架、损坏他人财物、不守规则等行为。

(2) 不道德行为,如偷拿他人物品、爱占小便宜、说谎话等行为。

(3) 自我消极行为,如厌学、逃学、不愿与人交往等行为。

问题行为具体表现为: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或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有各种小动作,容易被其他同学的言语、行动或者外界的其他信息所吸引,注意力不能很好地实现及时转移。

行为散漫,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很好地控制,学习或活动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和他人讲话或者做一些与学习、活动无关的事情,即便是在老师或他人的提醒后,仍然不能很快地停止。

破坏性问题行为:

故意破坏他人的物品,以引起他人的关注或对他人进行报复;故意破坏活动规则、场地,干扰或者阻止活动的正常进行。

问题行为的成因:

综合国内相关的研究资料可以发现,问题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都是个体自身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问题行为的成因可以从个体自身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问题行为者与一般学生一样,都是个体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在生理上的缺陷、心理上的焦虑、对自己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容易产生自负、自卑的心理,成为导致个体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