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为什么以这节课为题?

如题所述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这最后一课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阿尔萨斯人的悲痛的心情。

《最后一课》作者着力刻画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的变化,以此来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意识的觉醒,小弗郎士自然是主人公。同时对韩麦尔先生的形象,作者也是重点刻画的,对他的衣着、言行、神态等描绘,表现了一个誓不做亡国奴的爱国者形象,应该说韩麦尔先生也是主人公。

他们是这“最后一课”中不同身份的两个典型代表。这样,《最后一课》的爱国主义主题就通过师生两个不同角色在这最后一课里共有的对惨遭外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的情感中凸现出来了。

拓展资料:

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

1912年被胡适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这句话的内涵,懂得了"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16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阿方斯·达狄的一篇短篇小说,描述了普法战争时期,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占领,法语学校被迫改为德语教学的情景。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他描述了他的法语老师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给学生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选择"最后一课"作为题目,有多重含义:

    结束与新的开始:这表示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最后一课的结束,标志着法语教学在阿尔萨斯地区的结束,也标志着德语教学的开始。

    失去与珍惜:这个题目也传达了一种失去的感觉,让人们意识到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在这最后一课中,老师和学生们对法语的珍视和热爱表露无遗。

    历史的转折点:这个题目也象征着历史的转折点,那堂课不仅仅是学校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也象征着阿尔萨斯从法国文化转向德国文化的历史性时刻。

    综上,"最后一课"这个标题深刻地表达了故事的主题和情感,使得这个故事更具有深度和影响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