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则》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文言文二则》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本文由《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组成。

在第一课时,学习《伯牙鼓琴》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一、导入新课

1.理解题目

二、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读音,随文识字“哉、巍”。

3.听课文朗读。

4.指名读,纠正朗读,读出节奏。

5.教师范读,学生再自由读,读出节奏。

6.师生配乐共读,读出韵味。

三、理解课文大意

1.参照课下注释,理解课文。(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2.指名说文意。

四、想象画面

1.配乐读课文,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之”的画面。想象他们的神情,体会心情。

2.感受钟子期死,伯牙悲痛欲绝的心情。结合资料袋,谈感受。

3.听古琴版《高山流水》,想象画面,感受音乐之美。

五、根据课文内容,谈谈对知音的理解。

在课堂上,我把注意力放在了读上。一读正确,二读节奏,三读韵味。在反反复复的朗读中,学生渐入佳境,课堂气氛也很好。特别是配乐朗诵,学生们一个个捧书吟诵,俨然是一副书生模样。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我把课堂节奏放得比较慢,读的时间较长。所以第四环节时间不足,只让一名同学进行了分享。同时感受音乐,想象画面也没有时间开展。第五环节也没有进行。整个课堂有一种虎头蛇尾之感。

在理解课文内容环节,我先让同学们参照注释,自己说一说课文意思。然后让有疑惑的同学提出疑问,我进行答疑。解疑答惑之后,指名让同学们说一说课文的意思。在这一环节应该由同学们自主答疑,以调动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这节课板书设计不够严谨,过于随意。整体来说,本节课相对满意,但还需不断磨课,不断进步。

在第二课时《书戴嵩画牛》时,我依然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式。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

1.理解题目

2.三读课文。(一读正确,二读节奏,三读韵味。)

3.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感悟道理。

在理解题目环节,我提示之前学习过的《书湖阴先生壁》,学生很快说出了“书”的意思。在读的环节,我依然采用听课文朗读、自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要求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理解课文内容时,我先让同学们参照注释自主理解,然后设置了“答疑解惑”环节。不理解的同学说出不理解之处,由其他同学帮助解答,同学们都不理解的地方,我再进行解答。学生互相答疑解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但是在讲故事环节,学生只是局限在课文翻译上,还不能流畅讲述故事。课堂上也没有提示学生想象人物对话画面,加上人物的神态、动作讲故事。在感悟道理环节,同学们都可以找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阐明了本课的道理。但是还不能根据这句话谈自己的体会。

整体来说,读的环节和理解课文内容环节进行得比较好。讲故事环节和感悟道理环节不够深入,课堂上没有妥善处理重难点。在以后教学中,还需把握好课堂节奏,善用教学方法,机智处理教学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