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如题所述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南北分界线的历史意义

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水利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自古就有尧舜禹治水的传说,宋金战争以后,南宋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宋保持着传统,金国推行了改革,改旱涝保收农田为连片的旱地,以马代船,这次改革导致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不稳定,是南富北穷的转折点。

由于没有注重水土保持,没有给水留出空间,所以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干旱和土地荒漠化,致使农业平均产量低,供水困难,经济不能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中心从北方转向南方的转折点。中原地区的农业不再富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9
中国南北分界线一般指的是长江和黄河,即把中国的主体划分为长江以南地区和黄河以北地区,其中长江以南地区又细分为:江南、西南和东南三大地区;黄河以北地区又分为:西北、东北、华北三大地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