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

内政,攘外必先安内
外交,牺牲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拖延全面战争爆发,抓紧最后时间作预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0
1928年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称:“今当统一告成之际,应进一步而遵正当手续,实行重订新约,以副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宗旨。”7月7日,外交部提出重订新约三原则:(一)届满期者废除,另订新约;(二)未满期者以正当手续解除而重订之;(三)旧约已满期新约未定者,另订临时办法处理一切。
关税自主,南京政府首次自主地修订颁布了《海关进口新税则》。但直到1933年,南京政府才基本实现关税自主,而中国海关的绝大多数重要职位仍为外国人把持。收回关税主权,增加了国家收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未得到完全关税自主;
废除领事裁判权 :南京京国民政府开展的改订新约运动,恢复了一些中国长期丧失的主权,减少了列强各国在中国长期享受的特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从而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积极作用”又是有限度、不彻底的,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南京政府建立初期,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首先是“大力整顿金融、税收、财政”:其次是“推行新的产业政策,同时,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形式上完成统一之后,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统一使用银元,确立了银本位制,银元成为单一的主币为后来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改革之时,正值世界金融危机,多数国家纸币贬值,作为贵重金属的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出现了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导致金融恐慌。1935年开始,国民政府放弃银本位,以中央、中国、交通和后来增加的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统一了全国的货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