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广东语文高考2011常考的一些实词意思

求广东语文高考2011常考的一些实词意思 要有解释喔 不过一定要是常考的!!!

【考纲解读】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但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简单回忆,而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高考能力层级中为B级。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A、考查的这些文言实词是我们常见的实词,一般都在规定的120个必须掌握的实词之列;B、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C、对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重在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3.广东卷自2004年以来采取的形式:
直接推断词义的对错: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4、从近几年各省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的情况看,所考查的文言实词的语境意义都能够在高中所学文言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因此,文言实词的复习不是以多做练习、见多识广为主,而是以回归课本为根本,注重训练将考题中的实词意义与课内语句之间的贯通。熟悉课文是解答这道题的基础。
【文言实词复习要点】
1、通假字2、古今词义的变化3、偏义复词4、双音节词的古今异义(重点)5、词类活用(重点)6、一词多义(重点)
【文言实词复习要点一:通假字】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通用或假用的现象。
中学课本把“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都归于此类。
例句:1、距关,毋内诸侯。 ——分别通“拒”“纳”《鸿门宴》
2、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陈情表》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劝学》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 《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通“返”《逍遥游》

【文言实词复习要点二:古今词义变化】
古今词义变化:主要有五种情况,a、词义扩大,b、词义缩小,c、词义转移,
d、词义感情色彩变化,e、名称说法改变。
例句: 1、东家有好女,苗条世无双。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范增数目项王

【文言实词复习要点三:偏义复词】
在文言文中,往往有两个意义相反或所表示的事物有关的单音节词连在一起使用,但其中只有一个词表示意义,另一个词则只是作为陪衬。这种连用的情况称为“复词偏义”,其中有些就固定下来成为双音节词语。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5、吾但求力破安庆一关,此外皆不遽与之争得失。

【文言实词复习要点四:古今异义的双音词】(复习重点之一)
这里所复习的双音节词的古今异义,主要是指有些双音节的词语在古代是两个词,需要分开理解;而发展到现在,只能是一个词,不能分开理解。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D)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水灾,绝食者千余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军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至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
【课堂训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 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3、昔者以为东蒙主。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苏洵《六国论》
8、铁骑突出刀枪鸣。
9、中间里拉崩倒之声。

【文言实词复习要点五:词类的活用】(复习重点之二)
在文言文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词性,同时意义也从原有意义上引申或转移,需要对具体句子的语法、语义等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其是否活用及活用情况。
1、名词活用作动词 7、形容词用作意动
2、名词的使动用法 8、动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的意动用法 9、动词的意动用法
4、名词作状语 10、动词的为动用法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1、动词做名词
6、形容词用作使动 12、其他词类的活用
(一)、名词活用现象:
包括1、名词活用作动词,2、名词的使动用法,3、名词的意动用法,4、名词作状语
A组例句: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 后面带宾语(名词+名词):
今王鼓乐于此。 作动词:弹奏。
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作动词:戴(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帽,身上披挂着珍珠佩戴着美玉。)
履至尊而制六合。 用作动词:登上。(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
②后面带补语(名词+补语) :
郑商人弦高市于周。 用作动词:做买卖。
③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 (能愿动词+名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用作动词:游水。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用作动词:统治天下、称王。
④前面有结构助词“所” :(所+名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⑤ 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
秦师遂东。 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B组例句: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让……做王)
②域民不以封江之界。(使……安定)
③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使……朝向西南)
④ 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使……臣服)
C组例句: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做宾客)
②鱼肉百姓 (把……当做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 (把……当做客人)
④吾从而师之 (把……当做老师)
⑤友风而子雨 (把……当做朋友)
⑥幕天席地 (把……当做帷幕、席子)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把……当做镜子)
D组例句:名词作状语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表特征,像……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表方式,像对待……一样)
③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表状态,像……一样)
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表工具,用船)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表方式,当面)
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表凭借,用眼睛,用耳朵)
⑦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表方向,向东,向北)
⑧而相如廷叱之 (表处所,在朝廷上)
⑨孤帆一片日边来 (表方向,从太阳那边)
⑩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表趋势,一天天,一月月)
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时间,每天)
⑿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表时间,在晚上)

(二)、形容词活用现象:包括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形容词→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大行不顾细谨”的“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即“细枝末节”。
例句:①秦孝公据肴函之固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⑤小学而大遗 ⑥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 形容词→一般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
“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的形容词“利”后带宾语“足”,用作动词,意即“脚走得快”。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臣请完璧归赵”的形容词“完”后带宾语“璧”。“完璧”即“使璧完整”。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富国强兵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
“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吾妻之美我者” 形容词“美”后带宾语“我”。“美我”即“以我为美”,即“认为我美”。

(三)动词活用现象:包括1、动词活用作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3、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
“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的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作句子的主语。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之”即“使之生、让我活”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⑤李牧连却之
◆ 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 “死国可乎?”“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四)数词活用。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从而可以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名词等。如:
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动词)
②二三其德 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③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名词)
④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专一(形容词)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成语联想推断法】现代汉语中的大部分成语都是从古汉语中保留或衍生而来的,因此,成语中某些词的意义大都是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的某种意义。在理解文言实词时可通过联想到含这个字的成语来推断其意义。
例1: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涉江》)”中的“薄”字的意义,联想成语“日薄西山”和《岳阳楼记》中的“薄暮冥冥”就不难推断“薄”是“接近,迫近”的意思。 。
例2: “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风”字的意思,我们可以根据成语“风度翩翩”这个成语得知,“风”字有“风度”一义,用语指人,而本句中说的“古贤”是“古代的贤人”之意思,所以“风”字应该指“风度”。

【语法分析法】名词、代词常作主语与宾语,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这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因此可由成分推出词性,由词性推知词义。
例1:“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刃”字,处在谓语的位置,就应该活用为动词,取“杀”义。
例2:“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信”字,显然是用来修饰谓语“难求”,作状语的,那么就该舍弃它“书信、信符”(名词),“相信、听信”(动词)等义项,而取“实在、确实”(副词)之义。
考题举例:【2000全国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解析】C,“取”是动词,后面不能再接动词,应接宾语;所以,“樵”肯定不能是“打柴”

【句式推义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对应的结构比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会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这样就可以从已知的词性和词义来推断未知的词性和词义。
例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中“取”“举”“割”“收”四个词的词性是相同的,词义是相近的。
例2:A.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 通五经,贯六艺。
C.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D.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例3:A.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B.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C. 变姓名,诡踪迹。 D.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语境推义法】利用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难字的意义,包括难字所在句的上下文,也包括利用全文的整体语意来推断,还可以利用生活事理(生活中一般性的常识或规律)、文题、注解等来理解、推断字词意义。
例: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谢”就须联系上下文来断定其义项,它的上文是项羽要“击破沛公军”,项伯来报信给张良,张良将项伯引见给刘邦,刘邦求于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下文有“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本句中的“谢”该取“道歉、谢罪”之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